桂林市相关部门发布告诫书,要求互联网平台及市场主体严禁非法买卖人民币、销售假币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商品。强调依法合规经营,禁止销售含人民币图样的祭祀品、生活用品等,严查‘道具类’假币。平台须完善审核与管控机制,加强商品上架审查和监测,落实主体责任。2025年9月起将开展执法行动,打击违法行为,并鼓励公众通过12315或12345举报。…[查看全文]
2025年9月10日,《修仁茶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正式实施,填补了广西修仁茶加工领域标准空白。由桂林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制定,涵盖原料、工艺、管理全流程,推动修仁茶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查看全文]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与消协发布预付式消费风险提示,指出当前健身、教育等领域因商家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频发消费纠纷。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签订书面合同,警惕“终身卡”等大额预存优惠,保留发票、聊天记录等维权证据,通过官方渠道付款,遇纠纷及时投诉。…[查看全文]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行政调解高效处理两起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机械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专利被擅自商用。执法人员迅速响应,调查取证并组织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案件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高效路径,彰显了对创新的尊重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成果。…[查看全文]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于9月5日举办《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培训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覆盖全市410家经营主体及150名监管人员。培训解读新规核心要求,结合案例分析常见违法风险,助力企业提前合规,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查看全文]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通过“闭环监管+风险研判+重点监管”三位一体机制,强化食品生产安全管控。实施全流程闭环整改、数据驱动的风险预警和差异化分级监管,有效提升企业合规水平和监管效率,保障从原料到市场的全链条安全,推动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查看全文]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双节消费提示,提醒公众在中秋、国庆期间理性消费。重点包括:选购月饼注意品质与标签,警惕“天价”“网红”月饼;购买螃蟹谨防死蟹和蟹卡诈骗;旅游选择正规机构,避免“低价游”;住宿留意退订政策;面对促销保持理性,防范虚假优惠;谨慎办理预付卡;发生纠纷保留凭证并及时维权。…[查看全文]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整治,联合多部门严查尾气排放、资质认定等问题,累计检查140家次,整改49个问题,撤销2家机构资质。通过执法与源头治理结合,强化企业责任和监管能力建设,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双节消费提示,提醒公众在中秋、国庆期间理性消费。重点包括:选购月饼注意品质与标签,警惕“天价”“网红”月饼;购买螃蟹谨防死蟹和蟹卡诈骗;旅游选择正规机构,避免“低价游”;住宿留意退订政策;面对促销保持理性,防范虚假优惠;谨慎办理预付卡;发生纠纷保留凭证并及时维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