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运宝 记者陈娟
今年以来,荔浦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条主线,聚焦市委决策部署,紧扣人民群众关切,以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制度机制、信息化建设“三大抓手”助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以创新工作载体为抓手
推动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进
坚持党建工作与年度工作同部署、同谋划、同落实,把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打造“党旗领航·履职为民”特色党建品牌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一体推进“党建品牌联创共建”和“机关业务能力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五亮双争”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结合机关委室业务特点,探索人大专(工)委联合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人大代表党员先锋队,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三大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如财经委联合工业园区企业代表联络站成立荔浦市工业振兴人大代表党员先锋队,协调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园区职工食堂建设等实事项目,让企业安心落户,让职工舒心工作、舒适生活。
以完善制度机制为抓手
提升人大监督实效
制定完善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议等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人大议事程序、提高议事质效。出台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审议意见办理、人事任免、专题询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等系列监督工作制度办法,保障人大依法规范行使各项监督职权。规范代表建议提出程序、优化办理流程、明确办理结果评价标准,构建“领导领衔督办、选联工委协调督办、专(工)委全面督办、代表视察评议重点督办、网上全过程督办、人代会测评结果跟踪督办”闭环式建议督办机制,并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人大工作绩效考核和政府组成部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压实压细建议办理责任,推动代表建议规范办、满意办。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
提高代表履职服务水平
立足信息化应用实效,升级优化“智慧荔浦人大”相关功能应用,着力提升运维服务效能,持续擦亮“智慧荔浦人大”“1+3+6+N”信息化建设品牌。使用“智慧荔浦人大”全流程网上办理人代会代表建议155件。通过“智慧荔浦人大”APP代表网络学堂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履职法律法规等系列理论学习内容171篇,使用“智慧荔浦人大”APP年均录入代表日常履职打卡信息2000余条。
积极探索完善人大信息化监督制度机制,设置营商环境、民生实事等八大类监督议题。代表使用“智慧荔浦人大”“监督随手拍”功能现场拍照附文字说明,即可便捷提出建议意见,经后台审核后交有关部门在线办理,全过程跟踪问效并及时公布反馈。“线上+线下”合力推动解决企业热切关注的奖励政策兑现、基层治理等民生实事68件,实现由单一监督向组合监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