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寄语飞越万水千山 艺术教育赋能文旅发展——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25周年校庆侧记

来源: 桂林生活网 2025-10-20 09:53:50 我来说说 阅读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毕业生返回校园参加校庆。《印象·刘三姐》供图

  2025年10月18日晚,桂林阳朔,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宾朋满座、星光熠熠。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建校25周年校庆庆典在《印象·刘三姐》的实景舞台隆重举行。在这场以“艺路廿五”为主题的盛会上,两段来自北京的祝福视频,成为整场庆典最动人的序章,也牵出了一段跨越山河的艺术教育实践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彩故事。

  “大家好,我是张艺谋。”荧幕上,这位享誉国际的导演面带微笑,声音沉稳而真挚。“25年来,学校扎根漓江这片文化沃土,真正做到了从学校走进艺术,从桂林走向世界。”远在千里之外,他与《印象·刘三姐》总导演樊跃一同,跨越千山万水,为学校送来深情寄语。

  这份“飞越千山万水的祝福”,不仅是对学校二十五载艺术耕耘的致敬,更是对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打造先导区进程中,艺术教育所发挥关键作用的高度肯定。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建校25周年校庆庆典表演。《印象·刘三姐》供图

  张艺谋在视频中感慨道:“学校以艺术为桥梁、为舞台,输送了无数热爱艺术、传承文化的年轻人。”他特别提到胡庆玲校长“25年始终如一地坚守与付出”,称赞她“让学校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言语之间,尽是对艺术教育初心的守护与对未来的期许。

  樊跃导演也同样动情。“时间过得真快,《印象·刘三姐》已经演出21年了,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也迎来了25周年校庆。”他指出,学校“不仅为《印象·刘三姐》输送力量,也为全国实景演出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是“名副其实的演员摇篮”。他期待学校“继续坚持初心,照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让民族文化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两位中国实景演出领军人物的隔空寄语,指向同一个核心: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已成为中国山水实景演出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摇篮。

  25年来,学校从《印象·刘三姐》的演员基地起步,创新“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不仅保障了这台“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开创之作”的演员供给,更向全国各大实景演出基地、艺术院团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被张艺谋导演赞誉为“全国实景演出基地的‘黄埔军校’”。

  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学校董事长梅帅元在致辞中道出了其中的关键:“真正的山水演出,既需要‘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更离不开懂山水、爱文化的本土人才。”这正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灵魂——以山水为课堂,以文化为教材,培养扎根大地、心怀舞台的艺术传承者。

  而从阳朔到桂林,从文旅融合到文旅焕新,学校的价值远不止于舞台。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建校25周年校庆庆典现场。《印象·刘三姐》供图

  桂林市政协副主席、阳朔县委书记孙国梁在致辞中明确指出:“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既是学校发展的厚重‘成绩单’,更是阳朔县推动区域文旅融合、产教协同的‘经验范本’。”他强调,这一模式“为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也为阳朔未来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启示”。

  如今,学校已形成“学校育人才、人才兴产业、产业促文旅”的良性循环,成为阳朔“艺术教育+文旅产业”全链条生态的核心。它不仅是实景演出的摇篮,更作为一支主力军,深度参与并推动着“建设阳朔先导区 建功桂林世旅城”的工作目标。

  胡庆玲校长在展望未来时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民族文化传承为根基,以校企合作创新为动力,持续推出侗族琵琶、壮族天琴等互动演艺特色课程,着力培养更多“能上台、能创作、能传承”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让民族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烟花绽放在漓江的夜空,也照亮了未来的路径。二十五载艺路漫漫,飞越千山的祝福,正是一场新时代的序曲——一所学校的坚守,一个行业的标杆,正持续为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文旅焕新,注入不竭的艺术动能。

  来源: 阳朔县融媒体中心编辑部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