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阳朔益田西街打造的“落日集市”以国家级非遗扎染技艺为核心,融合文创、手工、美食与游乐,构建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自7月开业以来,日均客流超5万人次,销售额达3万元,成为桂林暑期夜游新地标,有效推动夜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新表达。
-
视频
更多>
动态
更多>
-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西阳朔作为革命老区,将红色文化与漓江生态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高洲村等曾是贫困村,通过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实现经济发展。当地修复临阳联队战斗遗址,发展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等项目,带动村民增收。阳朔以“红”为魂、以“绿”为韵,书写新时代绿色发展答卷。2025-08-13 15:01:23
-
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到来,广西阳朔从服务、交通、安全等多方面提升旅游体验。遇龙河景区试点使用叫号系统,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漓江码头提供清凉饮品与医药服务,关怀游客与筏工;公安部门优化交通微循环,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市场监管部门严查食品安全与计量问题,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2025-08-13 15:01:23
-
2023年8月8日,依托阳朔独特喀斯特山水景观打造的‘山水传奇国际演艺嘉年华’正式首演,为当地文旅注入新活力。演出以亲子、家庭为主题,融合经典马戏与特色表演,包括生死大飞轮、小丑互动、俄罗斯舞蹈等,并运用先进声光电技术,打造兼具故事性与艺术性的沉浸式演艺体验。该项目有望成为阳朔文旅新地标,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2025-08-12 11:00:58
-
2025-08-12 11:00:58
-
2025-07-29 15:42:39
-
阳朔益田西街打造的“落日集市”以国家级非遗扎染技艺为核心,融合文创、手工、美食与游乐,构建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自7月开业以来,日均客流超5万人次,销售额达3万元,成为桂林暑期夜游新地标,有效推动夜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新表达。2025-07-25 15:15:57
-
2023年7月22日,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邓荫伟赴阳朔县金宝乡调研麻竹产业发展情况,发现麻竹笋长势喜人,样笋单根最重达7.75公斤,同比增产96%。调研组走访25个种植点并与农户交流,发现麻竹笋平均长度达70厘米,超6公斤占比显著提升。邓荫伟表示,科技赋能成效显著,麻竹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自2022年推广种植以来,已吸引130余户参与,规模近千亩,具备“短平快”特点,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2025-07-25 15:15:57
-
2025-07-11 17:27:55
-
2025-07-10 15:26:26
-
七月盛夏,广西阳朔县普益乡勇村及高朗村的早稻陆续成熟,村民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机械化收割,现场繁忙有序。种植户介绍,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210多亩,预计亩产超800斤,收益可观。当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科技化、机械化应用,助力粮食稳产增产,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25-07-09 17:33:05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