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乔小娟 钟玲丽)“没想到40余年后,作为退役军人还能在阳朔受到这样的礼遇,走到哪里都被尊重,这种感觉比山水更动人。”近日在阳朔,来自河池的战时一等功臣彭韦新发出如此感慨。7月31日,阳朔正式启动“崇军月”活动,以“最美丽的县·礼赞最可爱的人”为主题,将尊军崇军情怀与世界级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注入“阳朔活力”。
活动期间,阳朔紧扣“山水+红色”主线,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重走“临阳联队红色征程”,沿漓江从杨堤至兴坪追寻先辈足迹,在三千漓红色展览馆重温烽火岁月;开展“遇龙河金龙献瑞·礼赞最可爱的人”巡游,让军人代表在如画山水间感受地方敬意;组织“军旅荣光·畅游阳朔”体验,串联漓江、如意峰等核心景区,打造专属文旅记忆。
暖心服务同步跟进。阳朔民宿与精品酒店协会发起“我请英雄住我家”公益行动,会员民宿免费接待参会代表,部分民宿设置“军人主题房”与“英雄会客厅”,不仅在客房内布置军民团结历史照片,还邀请老兵为游客和员工讲述战斗故事,并融入油茶制作、山歌传唱等民俗体验,让军人代表感受到“家”的温暖,而且实现红色教育与文旅体验的有机融合。全县200余家文旅企业积极响应,104家酒店民宿提供8.5折优惠,遇龙河景区设四条优惠竹筏航线,如意峰、漓江部分码头享五折,三千漓、世外桃源等景区对现役及退役军人免票,崇军打卡墙、电子宣传标语遍布景区与城区。
山东籍退役军人臧真伟通过大数据推送得知活动信息,当即开启阳朔崇军之旅,并感慨:“这里的崇军氛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数据显示,8月以来,阳朔迎来4.5万人次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到访。遍布景区的崇军打卡墙、电子屏上的尊军标语、商家推出的军人优待政策,浓厚的拥军崇军氛围令不少游客主动拍摄分享崇军场景,使“阳朔崇军”成为假期文旅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崇军不是短期‘一阵风’,而是要成为阳朔的‘日常态’。”阳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唐博表示,早在“崇军月”启动前,当地已筹建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发“崇军旅行”小程序,此次更创新推出“一站式”崇军平台,整合106家旅游企业资源,通过“凭证核验—即时优惠—数据溯源”全流程机制,确保军人优惠政策精准落地。目前,当地正推动“崇军月”活动成果转化,构建“政策引导+平台支撑+企业响应+社会参与”的崇军服务体系,深化“红色基因+绿水青山+双拥文化”融合发展格局,让尊军崇军融入文旅服务各环节。
“一亩园”民宿老板、退役军人封文军告诉记者,他的民宿在“崇军月”期间接待了十多位战友。阳朔山味餐饮负责人樊朋飞透露,假期以来营业收入得到有效增长。捶糖帮食品管理有限公司则表示,活动不仅带来客流,而且带动产品销量提升。
“活动前我们就预判到‘崇军’与‘文旅’的结合会形成双赢效应,既让军人获得尊崇感,也为本地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阳朔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刘庆东介绍,从实际数据来看,军人游客带动了景区、餐饮、住宿等多环节消费,部分商家营收增长明显,印证了“文旅双拥”模式的可行性,也为后续工作积累了经验。
“我们从活动筹备阶段就明确,要让‘尊崇’不停留在口号上,而转化为军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阳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唐博表示,从活动环节设计到企业优惠统筹,每一步都围绕“让军人感受温暖”展开,就是要以山水为媒,传递全社会对军人的敬意,既要让军人军属感受到全社会的尊崇与温暖,更探索出文旅产业与双拥工作协同长效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