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厚植生态底色 秀出绿色发展新长卷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2-03-23 09:11:55 我来说说 阅读

  近年来,雁山区持续推进漓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草坪回族乡潜经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名单,31个村获桂林市“生态乡村”示范村屯称号,3个乡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区),形成了绿色底色更好、质量成色更优的新发展格局,并顺利开启“十四五”接续攻坚新征程,秀出绿色发展新长卷。

  牢记嘱托,推动生态雁山建设

  “百里漓江美如画,独特风光在雁山。漓江精华段的1/3在雁山境内,雁山有189平方公里土地处于漓江‘黄金水道’核心区域,是保护漓江生态的重要战场之一。”雁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雁山区委、区政府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为抓手,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层层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同时,制定《雁山区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实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清单化、系统化和制度化。

  “对未完成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有关集体和个人的评先评优,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实行问责和查处。”雁山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完善区纪委和区委督效办联合督办制度,对各类生态环保问题定期督查,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激发了全区干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系统治理,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近日,在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河伯源村草坪污水处理厂,工人们正忙着为厂区添植新绿……“该厂一期工程于去年底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容量是1200立方米,可处理全乡的污水,确保其不排入漓江。”厂区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为漓江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抓好水污染综合整治,做到常治久“清”。近年来,雁山区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实施了漓江草坪段生态修复工作,开展辖区河道堤岸保护、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专项整治100多次,改厨改厕11347户,关停40家养殖场和9家采石场,义务植树12万株,封山育林2.25万亩;整顿餐饮排污口、养殖排污口18处,在56个自然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管网)58套,其中集中式41套、管网工程17个,污水处理能力达3370吨/日,补齐水污染防治短板,推动了漓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几年,雁山区主要河流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稳定在100%,辖区流域水质始终稳定向好。

  该区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工作职责,明确了城管、住建、环保、公安、检察院、农业农村及乡镇等7个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权限,切实厘清了各职能部门职责,大气治理不再是难题。去年,雁山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4天。通过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深化土壤污染综合整治,方能守牢一方净土。雁山区通过强化土壤污染管理,不断夯实土地安全利用根基。一直以来,该区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推动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同时,组织生态、自然资源、工信等部门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排查,并在区政府网站予以公示,接受公众监督。“2021年,雁山区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数均为零,全年没有发生耕地土壤污染以及疑似污染地块开发利用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事件。”雁山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雁山区在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上连年提高。仅2021年整合投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就达1.78亿元,为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提供了资金保障。

  绿色发展,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现在环境好了,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潜经村村民廖姣旺说,他现在在草坪旅投公司当筏工,平时干农活,轮到他当班开筏的日子,就到码头来上班,每月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靠江吃江”成为雁山区人绕不过的选择。近年来,雁山区坚持“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着力把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

  “当初把项目落在雁山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考虑到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电科云(桂林)国际大数据发展中心项目负责人覃思毅介绍,在今年底有信心完成项目一期调规工作,并启动数据中心建设,争取部分建筑主体工程封顶。据悉,该项目位于桂林高新区雁山园大学生创业产业基地,规划占地640亩,总投资189.2亿元,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截至去年12月底,已完成30万立方米土方回填、溶洞处理及部分地下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桂林科教组团新城区,良好生态是雁山的底色。我们将全面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和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雁山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雁山已经先后引来了融创文旅城、益田·雁山民国风情小镇、航空航天产业园、悦桂情歌田园等一批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量级”大项目,特色旅游优势逐步显现,低碳经济产业持续壮大,绿色农业和生态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绿水青山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徐宗飞

责任编辑:曹榕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