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开放的灵渠景区 好看 好懂 好玩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5-05-15 09:52:04 我来说说 阅读

  古风景观韵味长 科技展陈创意新

  重新开放的灵渠景区

  好看 好懂 好玩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兴安灵渠承载着两千多年前的水利智慧。近日,这条“天下第一古渠”经过5个月的综合保护与提升工程,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这场以“新旧共生、科技赋能”为核心的改造,让古渠焕发全新生机。

  据了解,灵渠景区此次升级涵盖水街风貌整治、古建筑修缮、光影工程打造等多项内容,不仅重现了古运河的壮丽风貌,更通过科技赋能与业态创新,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文旅新体验。

  古今交融 重塑水韵灵渠

  近日,记者来到灵渠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焕然一新的景区大门。大门大气通透,整体设计采用汉阙的建筑形式,建筑面积142.64平方米,采用菱角纹饰等传统建筑符号,结合灵渠水利文化元素,充满秦风古韵。

  灵渠景区修缮与保护提升项目设计主创人员周杰告诉记者,景区大门在设计上充分考察了古时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图像资料,参照资料的尺度及比例,较大程度还原了秦汉时期的灵渠大门,更突显地域文化特色。

  新的景区大门不仅提升了灵渠景区的颜值,更幻化成现实与历史的“结界”。穿过大门,可以看到一组大型浮雕,该浮雕展示的是秦朝大一统和边疆巩固这两个主题,主浮雕雕刻着秦始皇任命史禄开凿灵渠,颁布一系列条令顺利开凿灵渠以及法令宣读的场景;左右两侧的浮雕则分别雕刻着史禄带着3位将军开凿灵渠的场景,以及海外通过灵渠前往中原地区展开文化交流的场景。这些画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灵渠的历史,对灵渠有更深刻的认知。

  周杰告诉记者,景区新增群雕15处,再现了秦朝开凿灵渠时的壮丽场景,不仅丰富了景区的景观,也让游客能身在其中、沉浸其中。

  景区内的秦文化广场,草坪平整,视线通透,周围景色一览无余。草坪中间有一处“天空之伞”打卡点,那是由小伞组合在一起打造的景观。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五一”假期里,这个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景区计划日后定期在秦文化广场打造新的打卡点,吸引更多的游客。

  经过风貌整治的水街也完成了蜕变:青石板路蜿蜒如练,明清风格的骑楼外立面重现古韵,老电影院被改造成“兴安印象演艺餐厅”,传统米酒坊与篷船集市相映成趣。

  此外,景区在大门区域还配套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和公共卫生间,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更新了道路照明及导视导览设施,提升了无障碍设施与便民服务;在景观方面则增加了绿化空间、水系景观和休息区域,优化了生态与视觉的体验;在功能拓展上,改造了部分场馆的展品内容,丰富景区的活动承载能力。

  科技赋能 解锁文旅新玩法

  如果说,上述这些改造能让游客更好地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改造后的讲古堂展厅,则通过众多现代科技技术,帮助游客更直观、生动地看懂灵渠、读懂灵渠、玩懂灵渠。

  走进讲古堂展厅,抬头可见展厅内“天下灵渠”的镜面穹顶倒映星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宋朝是灵渠设施相对完整的时期,因此AR设备呈现的是灵渠宋朝时的模样。而展厅内还有一个沙盘模型,同样展现的是宋朝时的灵渠风光,从这个沙盘上,游客可以看到南、北陡门开闭、渠边村庄生产生活等景象。此外,展厅大屏幕上还在不断播放着动画短片,介绍灵渠水利工程技术特点。

  继续向前走,一幅墙面水系图气势恢宏,它展示了灵渠全流域的地形起伏肌理、水系情况,图中主河道内嵌动态流向灯光,重要支流的名称、流向以及沿渠重要遗产附属则有清晰标注。水系图局部以“潜望镜”为元素,在墙面嵌入“潜望灵渠”壁龛场景,展示重要河段、堰坝、陡门原理动画及原理模型。

  最令人惊叹的是环形沉浸剧场,游客可以乘上“仿古船舵”,穿梭于秦代军船、唐宋客舟与明清商埠,感受一场贯通古今的灵渠漫游。剧场内的墙面和地面上的场景设置逼真,仿佛能将游客的心绪带到灵渠的故事中。“仿古船舵”最后停泊在明崇祯十年的霞客码头,墙面呈现的是基于徐霞客《粤西游日记》而设置的互动点位,游客可以点击相应区域,回溯徐霞客当年所看见的灵渠,了解如今相关景点图文内容介绍。短短半个小时的游览,通过多维互动让观众亲历一场时空穿梭之旅。

  四贤祠是供奉史禄、马援等治水先贤的静谧祠堂。周杰说,这次改造后将雕塑的位置做了微调,雕塑背后是灵渠历代修缮文献展示墙,展厅古色古香。

  四贤祠二楼展厅以“水往高处流”为主题,游客可以通过水动力模型直观了解灵渠工程,可以在水流造型上参与“紧急抢修”多媒体游戏,还可以参与“大人明鉴”多媒体互动游戏,了解灵渠故事。最有趣的是“灵渠生活考”互动墙,游客触摸老照片即可聆听桂林米粉的由来传说,阅读灵渠相关的传说故事、民间故事等。

  周杰说,景区还在打造一个光影工程,包括《入境灵渠》、《铧嘴观澜》、《运河夜渡》、《舳舻流光》四大板块主题,每个主题建设路径长1至2公里,灯光照明工程含瓦楞灯、洗墙灯、线条灯、壁灯、投光灯、定制户外智慧智能激光AR-2灯等安装及辅助设施安装、电线管路安装工程等。这项光影工程将用光影讲好灵渠故事,让文化遗产“开口说话”。

  提档升级 共话灵渠新生

  灵渠景区改造开放以来,市民与游客的赞誉纷至沓来。

  广州游客李女士说,“景区内的设施很有趣、很生动、很有科技感,孩子玩AR不肯走,我自己也终于搞懂了‘三七分水’的原理。真是一场颠覆想象的文旅体验。”

  市民王先生曾长年居住在兴安,这次重游灵渠景区,他觉得景区升级后整体环境更好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既有历史的韵味,又有现代科技的魅力,给人一种很新奇、很跳脱的感觉。

  周杰告诉记者,过去,灵渠景区存在展陈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游客停留时间短、体验感不足。例如,改造前的讲古堂仅以静态展板展示历史,而水街则因建筑破败、交通拥挤难以吸引游客,灵渠亟需通过科技赋能与业态创新提升竞争力。

  他说,此次改造以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通过科学修复古建筑、数字化还原水利技艺,让灵渠从“历史标本”升级为“活态遗产”,为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奠定基础。修缮改造后的灵渠景区将留住更多游客,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产业发展。

  兴安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兴安县以灵渠申遗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传承文化,开辟灵渠人文与生态融合新路径,不断带动灵渠周边环境、经济、文化升级发展,努力让灵渠成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记者石艳红 文/摄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