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近3年,我国公众再次迎来“红月亮”。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天宇将上演一次壮观的月全食,我国全境可见全过程。天文科普专家提醒,这是本年度的重磅天象,感兴趣的公众不要错过。
2022年11月8日,在广西南宁市拍摄的月全食。王晋 摄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经过地球影子时,月球圆面被部分或全部遮住的现象称为月食。地球影子又分为本影和半影,月球完全进入本影时为月全食,部分进入本影时为月偏食,仅进入半影时为半影月食。
“这三种月食中,月全食最好看。从地球上看去,月球表面将呈现罕见的暗红色。月球之所以会‘红脸’,系地球大气层折射和散射太阳光时,少量波长较长的红光穿过大气层照射到月球上所致。”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说。
2021年5月26日,在北京怀柔区雁栖塔拍摄的月全食。宋桂东 摄
就全球而言,每年发生日月食的次数最多为7次,最少只发生2次。最常见的是发生4次日月食,即2次日食和2次月食,今年就属于这种情况。这4次日月食中,对于我国公众来说,观测条件最好的就是本月的这次月全食。
这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9月7日23时28分,此时月球开始稍微阴暗(半影食始);8日零时27分,月面开始有缺(初亏);1时31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食既);2时12分,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食甚);2时53分,月球开始重现光芒(生光);3时56分,月球走出地球本影(复圆);4时55分,月食现象结束(半影食终)。其中,食既到生光为全食阶段,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红月亮”,持续1小时22分。
2018年1月31日,在桂林市拍摄的月全食部分过程(拼版)。王晋 摄
“这次月全食,在大西洋东部、大洋洲、亚洲、印度洋、欧洲、非洲、太平洋西部、南极洲都可以看到。”宋媛媛说,美中不足的是月全食发生在我国的后半夜,想看“红月亮”需要熬夜,观测月全食通过肉眼、望远镜、相机、手机均可。
2022年11月8日,在上海外滩拍摄的月全食“项链”(拼版)。王艺胤 摄
记者了解到,上一次我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是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则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这是一次罕见的“跨年月全食”。
从气象条件来看
哪里是绝佳观赏地?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月全食观赏地图来看,9月7日夜间,北方大部地区雨水稀少,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大部分地区,还有南方的浙江、江西、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地,晴空朗夜相伴,有利于大家观赏“红月亮”。但北方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最低气温仅为个位数,大家外出观赏需注意保暖。
辽宁、京津冀、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江苏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等地以多云天气为主,彩云伴月,将给红月亮增添一份神秘色彩。
而在河南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重庆、四川大部、贵州北部、西藏、云南、广东东部、福建沿海等地,天空阴沉,其中广东、福建沿海受南海热带系统影响,还可能出现大到暴雨,想要观赏到本次月全食过程,难度较大,恐怕要等到下一次了。
月全食天文奇观不可错过
观测要点助你收获最佳视角
本次月全食天象非常难得,下一次全国范围内可见的月全食要等到2028年底。以下月全食观测要点,助你收获最佳视角。
1.设备要求
本次月食多地肉眼可见,望远镜等设备可助力观测。本次月全食观测条件极佳,对设备要求不高,用肉眼即可观测,当然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看得会更加清晰。
2.拍摄准备
若想拍摄月全食,需提前做好准备。明确月食各阶段时间、查询拍摄地天气、制订观测计划并备好器材。
3.拍摄技巧
“红月亮”观测核心时段,月球亮度大减,需调高拍摄设备感光度。食既到生光部分,也就是“红月亮”观测核心阶段,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亮度大减,需延长相机曝光时间或者调高ISO(感光度),若是长焦镜头或天文望远镜拍摄,还需要用到赤道仪进行跟踪。
来源丨广西日报、新华社、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