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发布,阳朔金桔以47.30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百强榜。自2020年起,这颗承载着“中国金桔第一县”美誉的“小金果”,已连续六年斩获此项殊荣,成为中国金桔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标杆。从传统种植到品牌经济,阳朔正以标准化筑基、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书写着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的时代新篇。
2022年1月,周上琪在自家果园销售金桔。白沙镇人民政府供图
以标准化引领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阳朔县将标准化贯穿金桔产业链各环节,构建了涵盖金桔种植、加工、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140 余项标准。2013年以来,通过《金桔》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阳朔金桔栽培技术规程》《金桔避雨避寒技术规范》等标准制定,推广“三避技术”,金桔亩产量较传统种植提高了70%,销售期延长至次年4月中旬,时长突破150天,实现了跨季供应。
白沙镇蕉芭林村便是其中的典范。该村党支部书记赖玉梅依托“三避技术”,大力种植金桔,带领村民成立桂珠金桔专业合作社,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带动全村金桔种植超万亩,户均年收入超3万元,“金桔村”“金桔楼”成为当地村民致富标签。赖玉梅表示,标准化种植和管理助力她的金桔实现分级销售,优质果提前被采购商预定,收益比以前翻倍。如今,该村万亩金桔园实现“三避技术”全覆盖,从枝头到舌尖的全链条品质管控,为阳朔金桔的地理标志保护筑牢了源头防线。
2025年1月,金宝乡谢新有借助电商将金桔销往全国。(供图:金宝乡人民政府)
强化地标保护 科技赋能品质升级
质量安全是地理标志保护的“生命线”。阳朔构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终端保障”三位一体质量体系,在白沙镇的金桔交易市场设置阳朔金桔农残检测站,为金桔交易双方免费开展农残检测服务。2024年为阳朔金桔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配备农残快检设备,并进行设备使用培训,全力保障上市产品质量安全。
依托科技创新,培育出“桂金柑1号”“遇龙晚金柑”“遇龙早金柑”等优质品种,建成全国首个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三避技术”示范园。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生物诱捕等无公害技术,金桔糖度提升20%,果品优质率达95%以上。2024年,全县金桔种植面积23.8万亩,产量51.9万吨,产值46亿元,油皮金桔占全国65%的种植面积和72%的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2025年4月24日,“阳朔县金桔协会商标品牌指导站”正式启动运行,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李琳到场指导(左二)。梁燕娜摄
打造品牌矩阵 释放地标增值效应
在品牌建设方面,阳朔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引导企业构建“阳朔金桔”地理标志母品牌与“金朔”“赖玉梅”等子品牌协同发展的矩阵体系。截至当前,已有26家企业获得阳朔金桔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权,依托阳朔县金桔协会商标品牌指导站,连续参加中国品牌日、国际商标品牌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建设地理标志文化展厅,推广地标产品品牌文化,金桔远销东南亚、中亚。
白沙镇返乡青年周上琪、金宝乡种植大户谢新有,带领村民组建电商团队,通过电商平台将阳朔金桔推向全国,让金桔成为“网红果”。2024年,阳朔金桔实现线上零售额达19.48亿元,5624家网店覆盖全国电商平台,成为品牌触达全国市场的重要渠道。
2025年2月,金宝乡村民梁桂凤创新研发“金桔宴”,推动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供图:金宝乡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3日,金桔排骨等金桔菜品亮相“赏漓江渔火品阳朔美食美食大赛”。莫志军摄
三产深度融合 提升品牌综合价值
三产深度融合是“地标产品”向“地标经济”转化的重要引擎。阳朔县以“标准+旅游”模式打造6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16个旅游示范园,推出金桔采摘体验、民宿集群、攀岩路线等业态。2024年,金桔核心区带动3.1万农户增收,白沙镇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农旅融合产值占比超30%。
近年来,阳朔创新开发了包含金桔鸭、金桔酿、金桔酱排骨等20余道菜品的金桔宴、金桔饮等特色产品,联合广东省中医院研制“金桔陈皮饮”获抗疫专家组表彰,推动金桔从水果向药膳、文旅伴手礼转型,衍生出金桔冻干片、金桔酥、果酱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年加工产值超10亿元。黎永红是阳朔谢大姐餐饮公司总经理,她带领团队研发出金桔焗小排、金桔红酒烧牛尾、金桔翡翠山药等一系列菜品。“各地游客来阳朔,都想吃一些本地的东西,我们店推出的金桔菜系,游客好评率达90%。”她说。
金融活水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农行桂林分行累计投放惠农e贷4.7亿元,支持农户生态种植。2024年,蕉芭林村村民梁壹德通过贷款升级种植技术,亩产达5000斤,年收入75万元,较2023年增长20%。
从标准化种植到品牌化运营,从单一农产品到融合农旅、深加工的多元业态,阳朔金桔的品牌进阶之路,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阳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阳朔金桔再次入选百强榜,不仅是对“桂字号”农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肯定,更将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金桔产业,推动金桔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让这颗“小金果”持续释放品牌大能量。
来源: 钟玲丽 袁欣儇 马楚云 戴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