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桂林: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来源: 桂林市场监管 2025-01-10 15:26:38 我来说说 阅读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聚焦“标准引领、标准服务、标准监管”三大重点,重服务、提质效、严监管,将标准化建设发展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抓手,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创新局面。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梁文强(左二)一行在灌阳实地调研茶产业

  突出标准引领,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1

  多方位构建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为持续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标准体系构建纲领性作用,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桂林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逐步构建涵盖桂林一二三产业的高质量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已构建完成4个标准体系,其中,桂林旅游业标准体系已收录标准312项,桂林米粉产业标准155项,油茶产业标准130项,葡萄产业标准268项。通过搭建标准体系框架图,收集梳理产业现行有效标准,分析产业标准化现状,提出了产业标准化建议,为政府指导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目前,桂林11县6城区均结合各辖区实际构建了1~2个地方优势产业标准体系,永福罗汉果、荔浦衣架、阳朔金桔、恭城油茶、兴安葡萄、平乐柿子等地方特色标准体系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制定关键标准,补强桂林特色产业链标准体系

  桂林紧紧围绕旅游新兴产业,地方名特优新产品,产业链关键环节,以问题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加强地方特色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补全补强产业链标准,实现“小标准产生大效益”。近年来,桂林市组织制定发布了《历史文化景区服务管理规范》、《罗汉果》、《方便桂林米粉》等近300项桂林特色标准,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推动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发挥了积极贡献。

  推动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

  阳朔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主导制定了《自然攀岩场地》、《直升机旅游基地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标准空白,也为促进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

  引领米粉、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桂林经典——桂林米粉、恭城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制定了《方便鲜湿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粉(膏)》等系列产业关键环节标准,解决了无标生产问题,为桂林米粉、恭城油茶走出桂林,走向世界提供了技术支持。

  助力优势特色产业品牌打造

  推动社会各方研究制定的《平乐冰柿》团体标准,成功助力“平乐冰柿”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走进2024中国(上海)国际果蔬展览会,为打造桂林柿子产业新名片,提升平乐冰柿品牌价值提供了标准支撑。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在恭城调研召开恭城油茶品牌质量提升座谈会

  优化标准服务,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1

  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深挖标准助推行业发展潜能

  突出高层级标准制修订工作,贡献桂林智慧

  充分发挥桂林多个高层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优势,指导服务桂林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桂林标准”走向国际,形成一批以高层级标准水平领先的优势企业。目前,桂林市承担ISO秘书处2个,承担ISO/IEC技术对口机构3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5个,自治区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个。2018年以来,共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超250项,行业标准170余项。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冲模 术语》等被全球广泛采标,在国际贸易、技术交流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2项标准获评广西重要技术标准项目;同时,还推动金桔、罗汉果、木衣架等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加强桂林市地方标准研制和管理工作,增加标准供给

  鼓励支持桂林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加强“桂林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严格执行《广西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和标准制定工作程序,加强对桂林市地方标准的管理工作。自2020年以来,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共批准发布桂林市地方标准61项,其中农业领域标准25项,工业领域标准14项,服务业领域标准16项,金融贷款领域标准1项,社会事业领域5项。桂林市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助力桂林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市场标准研制,团体标准助力产业发展

  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创新发展需要的团体标准,为企业纾困解难、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提供支持。近年来,共主导或参与制定高质量团体标准超170项,涉及旅游服务、传统工业产品、生态食品、信息技术、农林产品等领域,通过市场标准有效增强桂林产品的竞争力。《非金属矿摆式磨矿机》、《荔浦实木衣架》、《化妆品用滑石粉》、《桂林柿子干制品》等高品质团体标准的制定,不仅提升了桂林优势产品质量,提高了竞争力,也争取到了更多市场份额,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

  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结硕果

  以提质增效和打造品牌为出发点,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培育力度、加强帮扶指导,桂林市目前共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9个、自治区级标准化试点72个、市级试点115个。试点涉及经济社会全方面,标准化理念在服务业、工业、农业、社会事业领域都得到广泛传播。通过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桂林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桂林标准化试点示范全面开花,特别在旅游服务领域优势明显。桂林是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城市,阳朔、兴安等5县(企业)创建了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试点),全市共创建了33个自治区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 47个桂林市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覆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体育康养、民族特色等旅游业态。通过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创建的标准化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引领全市旅游行业更规范、健康发展。

  3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大力开展技术标准对标达标和企业标准“领跑者”行动

  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制定、实施先进标准,以先进标准引领质量提升。截至目前,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已指导 232家企业296项标准参与对标达标工作,获得对标标志35个。根据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重点领域,择优推选25项标准参与申报全区企业标准“领跑者”,其中电线电缆制造、日用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等领域的7家企业共7项标准获评广西企业标准“领跑者”。

  4

  标准宣贯营造社会共治格局

  近年来,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举办各类标准业务培训班,诸如全市系统标准化业务、强制性国家标准解读、“专精特新”企业中高端标准化人才、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能力提升、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标准监督检查整改等,培训规模超2000人次。同时,以全国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标准化主题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强化标准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水平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以 “双随机、一公开”标准监督检查为抓手,促进企业加强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标准质量提升工作。截至目前,桂林市共有795家企业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公开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2665项, 5年来共计完成对1242项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监督检查,合格率逐年上升。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一对一给予指导服务,企业标准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通过标准来抓监管,强服务,以“小切口”推动与市场监管工作融会贯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文/图:唐慧


责任编辑: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