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露营+”的探索能带来多少惊喜?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5-11-25 10:09:25 我来说说 阅读

  力求让游客有品质、有玩法地住在大自然里

  桂林“露营+”的探索

  能带来多少惊喜?

  


  露营与漓江景观同框,每一帧都是桂林专属。

  


  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露营基地。

  


  周末傍晚,人们在油麻滩享受落日余晖的惬意时刻。

  


  夜间的天然崖壁电影是涧谷露营地的亮点,通过在涧谷天然石壁上放映户外影像,增强游客夜间停留黏性。(图片由景区提供)

  


  石象角露营基地为应对人流量的减少,改变收费方式。

  □本报记者 周文琼

  桂林的露营地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成为释放文旅经济活力的重要一环。露营这个产业的发展却不在于帐篷的数量,而在于帐篷内外所承载内容的厚度。桂林的露营地也正在探索其多元体验的发展路径。

  运营成本要求露营地必须有内容

  在桂林,当前大多数露营地的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卫生管理费、停车费、帐篷天幕租赁以及餐饮服务。这种模式高度依赖客流量,也倒逼露营地必须通过丰富内容来提升收益能力。

  灵川石象角露营基地负责人赵小元指出,近年来户外露营热度持续上升,客群逐渐沉淀,但桂林市区周边露营地增多导致客源分流。目前,营地的客源仍以本地及周边市民为主,外地游客占比不高。他透露,一个营地每年的主要运营成本约为6万元,包括草坪维护和人工费用,在客流量稳定的情况下尚可维持运营;一旦人流减少,压力便随之而来。

  为应对这一挑战,赵小元调整了收费策略:过去仅收取卫生费,自主搭建天幕不另收费;如今,若游客进行烧烤则会收取场位费,而仅携带水果等无须加工的食品则继续免费。他表示,此举旨在引导游客更多参与水上运动,逐步将营地定位从烧烤野餐转向以水上体验为核心。“水上运动的客单价远高于门票,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营地的地方。目前参与水上项目的本地游客比例还不高,多为外地及外国游客。但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积累口碑,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露营椅、烤炉及各类活动道具是日常损耗最大的设备,加上固定的土地租金与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构成了营地运营的主要支出。”江树露营基地负责人周钰坤指出,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基础服务已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提升内容价值来建立差异化优势。为此,江树露营基地选择将“高品质餐饮”作为其核心突破点。尽管这使得该基地成为桂林地区收费最高的露营地之一,但市场反馈却令人鼓舞。“我们设定了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餐饮套餐,坚持使用新鲜、优质的食材。”周钰坤说,“顾客对我们餐饮质量的评价普遍非常积极,这证明高品质的消费体验是具备市场吸引力的。”

  在周钰坤看来,特色餐饮与丰富的户外拓展活动已成为吸引社会团体前来开展团建活动的关键因素。“许多企业、团体选择我们,正是看中了我们能够提供从精致餐饮到完整活动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这种综合体验能力,让江树露营基地在日益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他表示,“特色餐饮+深度活动体验”作为基地发展的核心支柱,不仅仅是当前的经营特色,更是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他计划进一步优化餐饮服务体系,同时开发更多具有独创性的户外活动项目,将江树打造成为一个不仅提供住宿空间,更提供难忘体验的高品质露营目的地。

  覃水生做户外产品生意15年、在磨盘山顶经营过露营基地、参与过猫儿山景区度假酒店露营地的策划,以及永福金鸡湖大草原音乐会的策划等。他感触很深,露营是朝阳产业,但必须靠“内容”立足。一方面,营地应配备完善的设备,方便团体开展团建活动;另一方面,餐饮服务是重要的收益来源;此外,定期策划活动吸引人流也至关重要。同时,他认为在现有景区中开辟露营专区具有天然的资源与客流优势。

  露营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探索

  “我们这里很受欢迎的,上周末一天来露营的帐篷就有40多顶。至于今年以来的游客总量,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10万人次。”金鸡湖大草原所在的永福县罗锦镇林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华艳说起“金鸡湖大草原”,言语里满是自豪。

  金鸡河水库以农田灌溉为核心功能,每年5月至9月进入蓄水期,为下游4.5万亩农田提供稳定水源;入秋后水位逐渐下降,大片滩涂渐次裸露,原生野草随之茂盛生长。每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为最佳观赏期,形成一幅“青山为框,绿野为毯”的画卷。

  2024年10月,金鸡湖大草原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迅速走红。这片面积2000多亩的自然草坪,迅速成为周边市民周末短途出游的热门选择,同样也成为人们露营的“网红”地。

  “流量”来了,当地政府及县级各部门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84公里道路硬化,安装路灯70余盏,新增厕所16座,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并系统规划了游乐区、帐篷区、商品区与舞台区等功能分区。通过定期洒水养护草地、清理河道垃圾及常态化水质监测,当地不仅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更成功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镇、村两级持续创新运营模式,组织本地文艺表演、篝火晚会等活动。“首次晚会便反响热烈,吸引了上万人次参与,现在每周也都有晚会。”林华艳说,金鸡湖大草原的变化不只是让外来的游客看到了这里美丽的风光,对本地村民以及周边群众的生活改变也很大。首先是让大家夜间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改善了精神生活,其次是村民也积极投身其中,借助生态发展机遇,开展商品摊位、娱乐设施等多元服务。

  永福县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群众共建共享的开放式景区,集观光、露营、休闲、亲子、垂钓、户外拓展于一体,推动金鸡河水库从秋季草原网红打卡地升级为春可赏景、夏可亲水、秋享草原、冬有活动的全季优质旅游目的地。”当前,当地正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将彩调非遗展演有机融入“篝火晚会”“烟花秀”“百姓大舞台”等热门活动中,同步发展生态露营、草原骑马、山地越野等绿色体验业态。村里每周常态化举办的“村晚”,以浓郁的乡土文化成为景区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

  从自发生长的草原狂欢,到市场驱动的业态创新,帐篷与在地文化、自然资源和深度体验紧密结合,它所承载的就不再只是一个夜晚的栖息地,而是一种可持续的美好生活体验,为当地的文旅图景带来更多期盼。

  露营与景区的融合探索

  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露营基地自2022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建成涧谷与牛皮凹两大核心营地,构建起集露营、观光、夜间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覆盖休闲度假、研学教育与亲子出游等多重功能。

  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涧谷露营地是景区首个轻奢型露营项目,运营以来接待量稳步增长,节假日及周末日均承载80至100人,家庭游客及周边自驾游客占比超过60%。营地提供包括帐篷、天幕、桌椅及床品在内的标准装备,实现“拎包入住”,显著降低了体验门槛,尤其适合露营新手及亲子家庭。夜间,营地利用天然崖壁放映户外影像,打造“崖壁电影”这一标志性亮点,有效增强了游客的夜间参与感与停留意愿。此外,涧谷营地与周边步道、峡谷及观景平台串联为组合式游览动线,形成“露营+观光+夜游”的联动体验,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与特色产品的消费增长。

  牛皮凹露营地则依托草甸地形与开阔视野,营造出更为自然、野趣的户外氛围,适合家庭露营、小团队包场及研学活动。该营地提供围炉煮茶、烧烤、帐篷租赁等基础服务,满足中青年及自驾游客偏好自主或半自主露营的需求。景区正通过增设夜间互动、主题节庆与户外课程等方式,持续提升其品牌辨识度与产品多样性。

  景区相关负责人总结了在景区内设置露营专区的几大优势:一是降低参与门槛,推动露营从硬核户外活动向大众休闲体验转变;二是拓展客群结构,增强对亲子家庭、新手及中高端游客的吸引力;三是提升综合消费能力,通过承接团建、品牌活动等,带动餐饮与其他业态收入;四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由一日游向过夜游转变,激发夜间消费潜力;五是完善景区产品体系,露营与步道、观景等资源形成互补,增强整体游览体验。

  在此基础上,景区已规划下一步发展方向。

  建设山顶露营基地。依托八角寨山顶的丹霞峰林、云海日出与星空资源,打造高端山顶露营产品,结合夜观、沉浸式活动与主题节庆,构建完整夜间消费体系,并与现有涧谷、牛皮凹营地形成多层次产品联动,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持续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打造大型露营活动与自有IP。景区计划开展百人露营、露营节等主题性活动,通过媒体与社交平台扩大传播,吸引外地游客参与,逐步构建具有影响力的露营活动品牌,推动露营业态从单一住宿功能向文化、社交与品牌化方向发展。

  在国内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于景区中开辟露营专区,已从零星尝试逐渐发展为成熟模式。山野间的“森林小木屋”、湖畔的“生态帐篷房”,这类项目本质上都是对传统观光体验的补充与延伸,标志着旅游业正从单一景点展示,转向提供沉浸式、多维度的生活场景。这一模式的优越性也显而易见。

  随着露营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城市生活方式中,游客追求的已不仅是“住在大自然里”,更是“如何有品质、有内容地住在大自然里”。桂林坐拥甲天下的喀斯特山水,积淀了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底蕴,是发展户外运动的理想目的地,当露营与漓江、峰林、田园等世界级景观同框,它便不再是简单的住宿替代品,而升华为一种独特的“场景消费”。“露营+”的探索定能为这一新兴业态带来更多惊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周文琼摄)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