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总决赛在青岛市落下帷幕。11月17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学子在全国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多项大奖,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成果。
本次全国总决赛历时6天,吸引了全国7073名中小学选手同台竞技。竞赛涵盖竞速飞行、任务飞行、无人机足球、编程飞行四大类,共设11个子项目,覆盖小学至中学全学段,为青少年打造了一个交流学习、展示技能的国家级平台。
我市选派的48名中小学生与广西其他地市选手共同组成广西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取得了3枚金牌、2枚银牌和多个项目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在B2侦查任务赛中,桂林市育才小学的唐思博、桂林市乐群小学的唐秦俪心分别斩获小学男子组、女子组金牌,桂林市首附实验中学的刘诗妍荣获中学女子组金牌,桂林市宝湖中学的文译婵和桂林融创实验学校的李震睿分获中学女子组和中学男子组银牌,为广西代表队再添荣誉。
在竞争激烈的C1无人机足球项目中,桂林市第十七中学首次组队参加全国赛,该校黄国强、王荣睿、鲁烜赫三位同学配合默契,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
在参加人数最多的A1第三视角障碍竞速赛中,桂林市第一中学的王宣翔、毛文皓,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的蒋泽辰,桂林市宝湖中学的王君浩,桂林融创实验学校的李震睿5位同学,凭借出色的操控技巧,在该项目中学男子组均获一等奖;桂林市首附实验中学的刘诗妍荣获中学女子组一等奖。
据悉,“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已成为推动我国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被纳入教育部“白名单”的权威赛事,其专业性与影响力得到全国教育界和体育界的广泛认可。
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通过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搭建实践平台,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培育创新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有2所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1所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援建学校(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为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正因为桂林拥有扎实的科技教育基础,无人机项目发展成熟。今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广西选拔赛落地桂林,更为城市搭建起优质的品牌赛事平台。
来源丨记者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