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出现在赛场上吗?”
“不会了,这应该是告别了。”
11月17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比赛落幕。32岁桂林籍老将、里约和东京两届奥运会冠军石智勇,以总成绩346公斤夺冠,用一枚沉甸甸的全运会金牌,为自己二十余年的举重生涯画上了句号。
这次的角逐中,除了石智勇之外,所有参赛选手都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运动员,青春与力量的冲击扑面而来。因此,比赛的激烈程度远超预期。
抓举阶段,石智勇在其他选手三次试举全部结束后才踏上赛场。观察场上形势后,他果断将开把重量下调至156公斤,一气呵成,稳稳举起杠铃。为了拉开差距,石智勇第二把直接挑战161公斤,凭借厚实的技术功底,再次顺利完成试举。第三把冲击164公斤时,石智勇走上举重台前反复深呼吸,尽管拼尽全力,杠铃还是遗憾滑落。
挺举赛场,他的体能与伤病短板逐渐显现。
185公斤开把虽然顺利举起,但放下杠铃后,石智勇单膝跪地喘息许久,摇着头离开了举重台。随后,他两次冲击189公斤均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挺举失败后,他缓缓走向杠铃,俯身亲吻杠铃片,用这个深情的动作,告别自己热爱的举重赛场。
尽管石智勇对自己的状态并不满意,但仍以抓举161公斤、挺举185公斤、总成绩346公斤,获得金牌,实现全运会三连冠!
石智勇简介
出生日期:1993年10月10日
出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
运动项目:举重
获得荣誉(部分):
2015年美国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冠军;
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冠军;
第十四届全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决赛冠军
6次荣获世界级举重锦标赛冠军并打破10余项世界纪录
石智勇的举重之路已走过20多年。这条路上,有天津十三运会上挺举198公斤、追平世界纪录的怒吼;有东京奥运会夺冠后,仅休整3周便奔赴陕西十四运会,霸气超越世界纪录的巅峰。然而,这条路也有遗憾:巴黎奥运会上,那个在抓举领先10公斤的局面下,却因腰伤与左腿内收肌断裂,不得不含泪退赛的背影。
图自石智勇个人微博
巴黎的泪水之后,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功勋老将会选择转身离开。但名字里的“勇”字注定了他不会轻易服输。
为了这一届全运会,他的日常训练与治疗绑定,午间接受治疗,训练前进行踩压放松,训练后完成系统的牵拉,还要穿插特定的康复与体能训练。而最为耗时的晚间治疗,常常持续两到两个半小时。算下来,他每天花在身体保障上的时间长达四五个小时,远远超过了纯粹的专项训练。这是一场与时间、与伤病的拔河。
此前,石智勇在《人民日报》的撰文中,袒露了心声:即便未来转型为教练,他也要把这些年淬炼出的坚持与热爱,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一辈。
@人民日报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发布的石智勇海报
用杠铃见证青春与荣耀
致敬,亲爱的石智勇!
来源丨综合中国体育报 体坛报 宁波体育 桂林晚报早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