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乡人大代表团在德安村罗汉果种植基地进行参观调研。秦磊摄
近年来,永福县广福乡人大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积极探索代表履职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三聚焦三融合”为抓手,推动罗汉果产业实现从“小特产”向“大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代表依法履职、服务群众搭建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动能。
聚焦产业需求,融合专业力量建强“一线阵地”。广福乡人大依托全乡7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代表全员进站、全站联动,聚焦罗汉果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市场、设施等关键环节,整合专业力量,打造“产业型”联络站。一方面邀请农技专家、种植大户、企业代表常态化进驻,开展技术培训、政策宣讲、产销对接等活动,推动产业服务精准下沉。另一方面组织代表围绕罗汉果种植、加工、品牌建设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建议,推动标准化种植基地、高标准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为代表“沉浸式”参与产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民意收集,融合移动触点打通“最后一公里”。为及时掌握罗汉果种植户的急难愁盼,广福乡人大创新推行“联络站+移动履职”模式,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下田”。各联络站结合农时季节,设立“田间接待点”“果园议事角”,组织代表深入基地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现场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实际问题。同步推广“线上联络站”,通过微信群、小程序实现“扫码提建议、云上找代表”,确保民意实时上传、问题及时交办。今年以来,各站累计收集并推动解决罗汉果产业相关建议30余条,推动建设产业路2条、协调灌溉设施3处,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聚焦发展实效,融合多元共治激活“产业动能”。广福乡人大坚持把推动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代表履职的“主战场”,通过“代表+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推动产业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一方面代表带头参与罗汉果种植,目前全乡参与罗汉果种植代表13人,培育罗汉果专业合作社2家,通过育苗、管护、销售等资源整合,带动罗汉果“全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依托联络站平台,引入法律顾问、电商专家等资源,协助农户签订规范种植订单、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罗汉果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下一步,广福乡人大将继续深化“三聚焦三融合”工作机制,推动代表履职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为罗汉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雷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