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要给你退“学费”却让你买“基金”
桂林警方提醒:这是骗局 谨防上当
□记者陈静 通讯员易丹
“您这边有一笔学费待退还”“退费前,请先购买本公司的基金”“购买5000返款1000”……这样所谓“客服”来电,你会不会以为是天降退费福利?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如果上当,你不仅领不到“退费”,反而可能要交一笔不菲的“学费”。
近日,桂林象山警方及时拦截一起冒充客服来电退费类电信网络诈骗,为群众止损6.9万元。
“网课退费”需先买基金?
民警出手及时止损
11月5日下午1时许,桂林象山警方接到电诈预警,辖区一名群众疑似遭遇退费类电诈。接到线索后,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展开紧急核查,经过多番联动,逐一排查,终于确认了其身份信息。
下午5时许,反诈民警在银锭路附近找到了受害群众崔女士,此时,崔女士已经筹集了6.9万元,正准备通过线上申购基金的方式转给骗子。
“他们说钱只是暂存在账户里,退费成功后都会转回来的,这是正常手续。”见到民警上门劝阻,崔女士一开始还坚信自己没有被骗,认为自己只是按照流程操作而已。反诈民警现场用真实的案例向崔女士进行反诈宣讲,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与话术,崔女士才恍然大悟。
原来,10月底,崔女士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启牛学堂”的客服,称崔女士曾经购买的课程现在可以退费两千多元。崔女士便按照客服的指引下载了“华鲁弘信”App,客服告诉崔女士,退费不能直接转到账户,需要在App内以申购基金的方式退还。
崔女士在App内注册账号后,对方又以办理人数过多,但可以做任务提前排单,崔女士便又按照提示,在手机上下载了多个涉诈App。
随后,客服称崔女士已获取办理退费的资格,让崔女士在“华鲁弘信”App内申购完成后即可提现。然而,崔女士申购成功后,提现却失败了。客服称她因操作失误导致申购的基金被冻结,需要充值再次申购以“修复操作”,完成后申购基金连同所获收益将一同返还。
11月5日,崔女士筹集资金6.9万元,正要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幸好反诈民警及时找到她,终止交易。
经检查,崔女士下载的多个涉诈App,能让诈骗分子远程控制手机,如果不是及时终止,她手机银行内另外数万元积蓄也可能会被骗一空。
类似骗局近期多发需警惕
记者从市反诈中心了解到,今年10月份以来我市发生多起冒充“启牛学堂”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退还培训费用,引导受害人下载指定App,从而实施诈骗的案件。
据民警介绍,今年10月,家住叠彩区的魏女士接到一个自称“启牛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声称可以为其办理课程退费。魏女士信以为真,随即按照对方指引添加了“客服”QQ,并点击下载了名为“华鲁弘信”的App。
在该App内,一位“经理”主动联系魏女士,指导她填写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资料,并让她扫码领取了158元退费。紧接着,“经理”又表示,只要扫码充值即可获得20%的返利。魏女士未加怀疑,当即通过银行卡向指定账户转账5笔,每笔999元。
然而,当她等待返利和本金到账时,“经理”却称因其“操作失误”,资金无法提现,必须再充值50000元才能解冻。由于魏女士的银行卡转账限额,对方便诱导她在网上金店购买了价值46000元的50克黄金,并另外充值3笔999元,终于凑足50000元。直至次日,魏女士接到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电话,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已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桂林警方提醒,“机构退费”需谨慎,凡是要求以“购买理财产品”“做任务”等方式获利返还“学费”的都是诈骗,大家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延伸阅读
民警揭秘“退费”诈骗手法
一、伪装身份
骗子首先会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培训机构的客户信息。随后,他们冒充客服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软件等方式主动联系受害者,以办理“课程退费”为诱饵,引诱受害者添加好友或加入群聊。
二、虚构事实
为了增加受害者的信任,骗子会编造出诸如“课程冲突”“政策变动”或“系统故障”等看似合理的借口,使受害者深信退学费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三、诱导下载虚假软件
接下来,骗子会诱导受害者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下载并注册虚假软件。
四、实施诈骗
一旦受害者陷入圈套,骗子会要求其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或“完成任务”等方式来获取返还的“学费”。
为了能够全额退还课程费用并赚取额外利益,受害者往往会在指定的App上充值购买“理财产品”。
然而,当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后,骗子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甚至要求受害者继续投入更多资金,直至其意识到自己被骗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