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中心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广西将开展民族村寨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点项目作为和美村寨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遴选四批59个村寨作为试点,给予每个村寨300万~500万元资金倾斜支持,累计投入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17亿元,带动其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100多亿元,有效带动当地民宿、餐饮、露营、研学等业态,以“四美”建设持续推进和美村寨建设行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采访了解到,广西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引领,让历史发声、文物说话、风景融情。例如,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屯利用大瑶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厚重深远的人文底蕴,推出“走费孝通之路”等研学品牌,每年研学旅行学生达1万多人次,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按照“一村一策”原则,结合实际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规划,全面推进试点工作。例如,德保县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形成《凌雷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打造139栋传统干栏式民居,投入320多万元建设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打造口袋公园、景观小院,让乡村变身“诗意田园”。
广西还守好用好生态资源,持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例如,桂林市雁山区潜经村发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漓江岸线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治理项目,全面退出漓江500米范围内规模化养殖,保护漓江岸线生态竹林1000余亩,建成13.6公里漓江沿线步行绿道,倡导绿色低碳旅游,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此外,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新突破,全区现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1个,模范集体310个、模范个人314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领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2024年9月,广西43个单位和个人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荣获表彰,数量居全国第一。
来源:广西云-南国早报 记者 闫芬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