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失而复得,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游客易卜拉欣为桂林民警点赞。(秀峰公安分局供图)
本报讯(记者陈静 通讯员杨亚妮 周柏利)“我去过十几个国家,只有在中国,警察真正解决了我的难题!”10月29日晚7时30分,在桂林市中心某酒店大堂,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游客易卜拉欣从民警唐卓琰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时,连声道谢,并主动要求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个令他难忘的时刻。
当天下午4时30分,易卜拉欣匆匆走进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白龙派出所,用英语向值班民警求助:他在下网约车时不慎将手机遗落在车上,而这部手机里存有电子护照、航班订单、酒店预订信息以及大量旅途中的珍贵影像。更让他焦急的是,他已预订了次日清晨7时飞往上海的航班,所有行程都依赖手机中的信息。
“请放心,我们马上处理。”值班民警唐卓琰一边将易卜拉欣请到休息区坐下,一边迅速在警务系统中进行排查。不一会儿,民警就成功锁定了目标车辆并联系上了司机韦师傅。电话那头的韦师傅也很快确认道:“手机确实在后座缝隙里,我正发愁怎么联系失主呢!”
但新的难题出现了:韦师傅因急事已返回约30公里外的灵川县公平乡家中,无法立即赶回市区。
时间紧迫,一个跨区协作方案当即敲定:唐卓琰协调韦师傅将手机送至最近的公平派出所,随后由他亲自驱车前往取回。“不能让国际友人因为我们的客观困难而耽误行程。”唐卓琰这样对同事说。
傍晚6时30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民警唐卓琰与一名同事驾驶警车赶往灵川县,并通过电话与公平派出所辅警陆凤明保持沟通,确认交接细节。
晚上7时许,在公平派出所值班室,韦师傅带来的手机经确认后,被稳妥地交到唐卓琰手中。没有片刻停歇,两人立即折返。当晚接近8时,这部承载着重要信息的手机,历经一场温暖的“接力”,终于完好无损地回到了它的主人手中。
“不仅仅是找回了手机。”易卜拉欣动情地说,“从唐警官安抚我的第一句话,到他为我驱车数十公里的行动,再到每一个环节的无缝衔接,都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安全感。这将是我中国之行最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