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杲杲,习习清风裹挟着果香在广西桂林的乡间流淌,温暖湿润的气候、丘陵为主的地形为水果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促使水果种植成为桂林的特色产业。果园里,永福罗汉果在藤蔓间积蓄甘甜,恭城月柿树的枝头悄然酝酿金黄,阳朔金桔如繁星缀满枝桠……在这幅生机盎然的画卷背后,建行桂林分行的金融活水如漓江般静静流淌,滋润着土地和乡村振兴的梦想。
酿就致富“甜日子”
在“中国罗汉果之乡”永福,空气中弥漫着罗汉果独特的清甜。然而,这“黄金小果”成长之路并非坦途。种苗投入、技术升级、烘烤设备、市场波动……道道难关成为制约产业腾飞的“拦路虎”。
该行敏锐察觉到罗汉果产业的蓬勃生机,引入“裕农通+”服务模式,联合永福各地村委,在种植核心村寨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让种植户足不出村就享受贷款申请、还款、结算等便民金融服务。
“建行的‘裕农快贷’,贷来的不仅是钱,还有技术和信息。”几年前,眼看罗汉果的价格日渐攀升,老韦虽有扩大种植规模的雄心,却苦于资金不足、存在技术短板。
该行张富清青年突击队捕捉到老韦的迫切需求,化身“田间地头的金融使者”,深入山间地头,高效发放贷款50万元助其扩建高标准果园,还牵线搭桥引入先进烘烤设备和技术指导。如今,老韦的果园规模翻番,产品品质跃升。他看着满园金果,脸上的笑容比手中的罗汉果茶还要甜。在龙江乡、百寿镇等乡镇,该行为从事罗汉果生产经营的农户授信累计超800万元。
贷动柿业“丰景图”
恭城瑶乡万亩柿林翻涌绿浪,农户们穿梭林间,忙碌中畅想着丰收的喜悦。作为中国月柿之乡,月柿种植是村民生计的命脉。从长叶结果到果实采摘、加工成柿饼,每一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撑,但农户常因抵押物不足、贷款流程繁琐而犯难。恭城支行捕捉这一痛点,开办多场“乡村振兴业务推介会”,量身推广“裕农快贷”产品。
“真有这么好?流程麻烦吗?”在产品推广初期,农户普遍对贷款的便利性存疑。该行决定采用“带头人示范”策略。
“好方便,又能解决资金吃紧难题,我得好好向村里推广!”在村支书的领头作用下,农户们的疑虑逐渐被打消,纷纷主动联系支行客户经理要求预约办理贷款。
西岭镇杨溪村地处恭城西北部,拥有全县首个村级水果批发市场,创立“ch朝川牌”月柿商标。针对该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信用优势,该行进一步升级服务,联动镇政府创新推出“整村授信”模式,旨在将零散农户需求整合为产业集群支持,实现批量授信。
“这种授信模式大幅提升了农户的融资效率。”“整村授信”启动仪式当天,超30户获得授信支持300万元。农户将获得的贷款用于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果品品质,并借助建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打通线上销路,让恭城月柿远销全国乃至海外。该行还将“整村授信”模式迭代升级为“整镇授信”,复制推广至全州县的葡萄种植等产业。
浇灌甜蜜“金果子”
“滴滴滴!”阳朔白沙镇种植户老李的手机屏幕上,“裕农通”APP贷款的到账提醒闪烁着微光。“没有建行的20万‘裕农快贷’,我这金桔地根本搭不起智能大棚!”秋阳下,老李果园里连片的白色网棚闪耀银光,为正值花果期的金桔树撑起巨型保护伞,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去年,老李计划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却因资金短缺一筹莫展。阳朔支行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的需求,迅速为其匹配普惠金融产品并按流程完成快速放款。今年,老李的金桔亩产提高了30%,还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这样的精准服务已成为该行助力当地农业的常态,针对水果种植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该行推出“特色产业贷”“惠农e贷”等专项产品,共投放贷款200余万元,支持阳朔县60余户农户升级种植技术,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种植的现代化进程,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助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该行深化“银行+政府+企业”合作模式,与阳朔县政府共同合作,重点扶持金桔、砂糖橘等地理标志产品。通过“龙头带动+农户参与”机制,支持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
该行持续深化新金融行动,锚定宜居乡村建设、农业高效发展、农民富裕增收等需求,助力地方特色产业瓜果飘香。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9.03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10.77亿元,比年初新增1.79亿元。(阳爱娟 彭程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