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严了,我们卖得安心,老百姓也买得放心!”这是桂林市不少燃气器具经营户对近年来市场变化的共同感受。自2023年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以来,桂林市狠抓燃气器具市场整治,全面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有效筑牢安全底线。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清存量、树标杆、建机制”三招齐下,不少企业切实感受到了规范经营带来的踏实与口碑的提升。
▲检查人员查看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阀标识是否规范
第一招:清存量,扫清安全隐患
“这份指南太实用了,以后进货心里更有底了!”一位燃气器具店老板手持市场监管部门发放的《燃气器具产品相关知识宣贯》,如是感慨。这份获得感,首先来自市场环境的有效净化。
为有效宣贯燃气器具的新标准新规定,从源头防范风险,监管人员主动制作并发放宣贯材料,并借力冬季、元旦春节、广西壮族“三月三”及清明节、五一、暑假、国庆等重要节点和时段,部署燃气器具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城镇燃气安全整治成果。同时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针对五金批发市场、农村集贸点、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多轮“拉网式”排查与“回头看”,将排查与宣教有机融合,引导商户主动加强自查。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38人次,检查门店1395家,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查处违法案件23起,没收问题产品196台(件)。一套“排查-交办-整改-复核-销号”的闭环治理机制随之建立,推动116处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切实为企业扫清了隐患。
第二招:树标杆,带动行业向好
市场清朗之后,如何让守法经营者带动行业持续向好?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以“树标杆”作出回答。
在象山电器城,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一户一档”溯源管理模式,要求商户全面建立进货销售台账,签订并公开张贴质量安全承诺书,同步公示监督检查及抽样检验结果,成功打造全市首条燃气器具诚信经营“一条街”。
“看到商家亮出了承诺书,我们买燃气灶就更放心了!”消费者的赞誉,让参与创建的商户们尝到了“诚信带来口碑”的甜头。当前,这一模式正向全市推广,通过典型带动,进一步增强行业自律意识,让重视质量、规范经营的企业获得更多市场认可。
第三招:建机制,推动社会共治
为确保守法企业能持续稳定守法经营,从根本上摆脱“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困扰,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推动专项整治成果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化,将其深度融入日常监管体系。
“严格执法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是为企业织就的一张更密实、更长效的安全防护网。”桂林市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管科负责人表示,锚定为守法经营企业和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心、可持续的消费环境这一核心目标,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多管齐下,坚决守牢产品安全底线。一方面,健全责任落实机制,通过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层层压实监管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另一方面,推动监管培训力量下沉基层,通过组织百余名基层监管人员参加培训和实地“现场教学”,切实提升基层人员在产品鉴别、隐患识别等方面的“硬实力”;此外,积极构建共治格局,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和安全提示,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图:覃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