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暑热未消而秋意渐生
此时饮食讲究“润燥养肺”
既要防“秋老虎”的余威
又需为秋冬积蓄能量
在广西,山水滋养的丰饶物产与独特饮食智慧
正为这个时节提供天然答案
从山野时鲜到江河风味
从酸辣开胃到温润甘甜
广西味道里总有一味能熨帖你的肠胃
立秋该吃什么?
这份本土美食清单
带你解锁舌尖上的“广西式入秋”
先来几道广西的开胃小吃!
酸嘢
立秋饮食原则是少辛增酸,这就不得不提咱们大广西将其集于一身的立秋饮食特色——酸嘢!徐文斌中医就在讲解《黄帝内经》时,就有提及我们广西的这一特色。
广西酸嘢(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嘢”在粤语里为“东西”之意。“酸嘢”又名“酸料”、“酸品”,广西是其主要原产地。它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各地的特产小吃,在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广西的气候以湿热为主,吃“酸嘢”可以祛湿开胃,增进食欲,同时“酸嘢”也是别有风味的美食。
红糖鲜果酸
博白鲜果酸料的吃法就是加红糖,还有椒盐,最后撒上些香菜,这是“灵魂”博白鲜果酸料的特点是现选、现切、现腌,因此选料非常有讲究。一句话就是“水果必须要新鲜”,不然做出来的口感就不会好。
记者 黄雅维 摄(来源:玉林晚报)
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佐料之配制亦十分考究,酱水是酸粉的主味,酸粉特有的酸甜滋味全在酱水中,因此酸汁一定要用米醋。米醋配入适量蔗糖,用糖醋、蒜末调一锅可口的酱水,这全靠师傅的经验。牛肉巴是酸粉的点睛之笔,把牛肉切成薄片,加入盐、糖、香料等煮熟,然后烘干,再加入芝麻油用温火烩,直到沥去八成水分,才算功成。这半透明的牛肉巴,香甜酥韧,也愈发衬托出酸粉的爽滑。
宾阳酸粉(来源:南宁融媒)
梧州龟苓膏
梧州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龟板、土茯苓等中药材为原料,经多道传统工艺熬制而成,其口感滑嫩,微苦回甘,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等功效,备受两广一带以及东南亚人的喜爱。如今,龟苓膏现代配制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推出了更多符合现代人口味和养生需求的产品,比如鲜奶龟苓膏、红豆相思龟苓膏、蜜糖椰汁龟苓膏等等,满足人们不同需求。
龟苓膏。李彬华 摄制(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再呈上广西的“硬菜”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此菜以桂林荔浦芋、带皮五花肉、桂林腐乳为主要材料,将带皮五花肉和切块荔浦芋过油炸黄, 再将五花肉块皮朝下, 与芋块相间排放碗中蒸熟, 翻扣入另一盘中即成。
芋头松粉软糯,冲淡了肥肉的油腻味,肉富芋味,芋含肉香,取长补短,相辅相成,酥香味美,素有“一家蒸扣,四邻皆香”之赞誉,不仅是历代皇室的“贡品”,更是逢年过节家宴中必不可少的特色菜。
荔浦芋扣肉。黄海健 摄(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白切鸡
白切鸡,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又称“白斩鸡”。其肉色洁白皮带黄油,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佐以芥末酱或特制酱油,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食之别有风味。广西白切鸡,选用的原材料是采用农家放养在山间野林中白天吃虫子、玉米、稻谷、土生土长的土鸡,上好的土鸡皮色泽清黄,切开,白嫩的土鸡肉蘸着酱料吃,更体现鸡肉的鲜甜香嫩。
白切鸡。(来源:广西畜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柠檬鸭
武鸣柠檬鸭又称高峰柠檬鸭,因发源于南宁武鸣区高峰林场界牌附近而得名。其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南宁武鸣有个叫界牌的小地界,因紧邻公路,车来人往,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在路旁悄然扎根。店主用本地散养的肥美鸭子,加入自家腌制得恰到好处的酸柠檬、酸辣椒、酸养头、酸姜等配料,精心烹制出一道美味--柠檬鸭。这独特的酸辣滋味,瞬间抓住了往来食客的胃,口口相传之下,小店声名远扬,柠檬鸭也正式在广西美食江湖崭露头角。
酸香可口的柠檬鸭。(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横县鱼生
横县鱼生俗称“两片”,是著名的地方传统佳肴。它代表着横州市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准、接待客人的最高规格。横县鱼生以其选料精品、刀工精细、摆盘精致闻名于世。2010年,横县鱼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县鱼生摆盘。李宁静 摄 (来源:广西日报爱上非遗(有梦乡村)全媒体工作室)
纸包鸡
梧州纸包鸡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期,粤西楼创立,聘请粤菜名厨官良坐镇,以梧州美食纸包鸡作为酒楼的招牌名菜,自此,纸包鸡佳肴遂为民间百姓所品尝,日渐扬名于桂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作为梧州饮食文化的名片,纸包鸡曾获得“中国一绝”的美誉。
纸包鸡。(来源:广西日报爱上非遗(有梦乡村)全媒体工作室)
广西油茶
油茶是将油茶叶、生姜、大蒜等原材料,放入铁锅反复捶打后煮熬制成的饮品,俗称“打油茶”,具有消食健胃、驱湿避瘴的功效,有着“爽神汤”的美誉。有民谚说:“恭城土俗,油茶泡粥,祛瘴防疫,全身舒服。”恭城油茶用料及制作方法均十分讲究,其特色在于“打”,与“沏”“泡”“煮”“煎”出的茶味大不相同。
打油茶。(来源:广西日报爱上非遗(有梦乡村)全媒体工作室)
尝遍了立秋时令美味
更要懂得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老话讲"一夏无病三分虚"
此时防暑、润燥、养肺都需兼顾
尤其广西的"秋老虎"来势汹汹
更要掌握几个生活巧思——
需要注意的“立秋”的生活小细节↓↓
今年的“秋老虎”还真不容小觑!
从节气特点来看,今年是“晚立秋”
而且末伏在立秋之后
立秋后高温高湿的“蒸煮模式”
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秋老虎”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北方地区相对来说持续时间短一些
南方地区则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防暑降温不能忽视
“秋老虎”来袭时,气温仍然很高,所以防暑工作还是要做好。尽量避免在中午时段外出,要是必须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室内可以开空调或风扇降温,但温度别调太低,防止着凉。
及时补充水分
秋季天气日渐干燥,人体容易缺水,每天要多喝些水。成年人每日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500-1700毫升左右,遵循少量、多次、慢饮的原则。可以适当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菊花茶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
饮食清淡多果蔬
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像梨、葡萄、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这些果蔬富含维生素和水分,能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还能缓解秋燥。
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提高免疫力。在“秋老虎”期间,可以适当延长晚间睡眠时间。中午也可以小憩一会儿,但不要超过30分钟,这样能有效缓解“秋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