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示】 加碘食盐:科学补碘的“隐形卫士”

来源: 桂林市场监管 2025-05-27 11:00:41 我来说说 阅读 1038

  


  加碘食盐:从“大脖子病”到全民健康的功臣

  1

  加碘食盐是将碘酸钾或碘化钾按一定比例(通常每公斤含碘20~30毫克)添加到普通食盐中的强化食品。自1994年中国推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来,碘缺乏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儿童智力发育水平提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而甲状腺激素调控人体代谢、生长发育,尤其对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人每日需碘12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则需200微克左右。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自然环境缺碘区,通过食盐加碘可实现长期、微量且均匀的碘补充。研究显示,即使是沿海居民,日常饮食中84.2%的碘仍依赖加碘盐,而非海产品。目前,全球98个国家采用碘酸钾作为碘强化剂,其稳定性高且烹饪后几乎无残留,安全性已获国际认可。

  食用盐的多样化选择:按需挑选更科学

  2

  市面上的食用盐种类繁多,选择时需结合自身健康需求:

  01加碘盐:

  适合非高碘地区(如内陆)的普通人群,尤其是孕妇、儿童等需碘量较高者。高碘地区(如渤海湾部分区域)或甲状腺疾病患者(如甲亢)应遵医嘱选择无碘盐。

  02

  低钠盐:

  以氯化钾替代部分氯化钠,钠含量降低30%~40%,适合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但肾功能障碍者、高温作业人群需慎用,以免钾摄入过量。

  03

  营养强化盐(如加钙、加硒盐):

  虽添加微量元素,但因每日食盐摄入量有限(建议≤5克),其补充效果微弱,均衡膳食更为关键。

  关于食用盐的常见谣言与真相

  3

  谣言1:加碘盐导致甲状腺癌高发

  真相: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与检测技术提升、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等更相关。国际研究证实,适量补碘可使甲状腺癌向低恶性转化,且中国居民日均碘摄入量(约150-300微克)处于安全范围,与过量风险无直接关联。

  谣言2:食用碘盐可防核辐射

  真相:核事故中需服用稳定性碘片(单次100毫克碘)以阻断放射性碘对甲状腺的伤害,而加碘盐的碘含量极低(每公斤约20-30毫克),需一次性摄入3-5公斤盐才能达到同等效果,远超人体耐受极限,反而可能引发高血压、肾脏负担等问题。

  谣言3:沿海居民无需食用加碘盐

  真相:调查显示,沿海居民膳食中仅2.1%的碘来自海产品,84.2%仍依赖碘盐。若停用碘盐,97%以上居民的碘摄入将低于推荐量,碘缺乏风险显著增加。

  加碘食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公共卫生基石,但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科学补碘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盐类,并警惕过量摄入风险。对于特殊人群或健康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避免盲目跟风或误信谣言。

  文:熊黎


责任编辑: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