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阳朔县福利镇创新“粮食安全+”治理模式纪实

来源: 桂林生活网 2025-05-19 09:50:54 我来说说 阅读

从撂荒到稻香四溢:道山村 100 亩撂荒地美丽蜕变(福利镇人民政府供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走进广西阳朔县福利镇塘边铺村,连片稻田里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沐浴着初夏的阳光。村民们头戴斗笠躬身田间,正抢抓农时为早稻施肥,用行动守护着每一粒粮食的安全。

  近年来,福利镇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和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责任,创新“粮食安全+撂荒地治理+退果还粮+集体经济”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以强镇公司示范带动,推动全镇粮食增产、集体增收、农民共富。

  党建引领聚合力:从“零散碎种”到“全域盘活”

  “过去村民‘望天吃饭’,地块零散、效益低,青壮年外出务工,荒地越来越多。”福利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莫碧峰坦言。面对耕地“非粮化”“撂荒化”难题,镇党委将粮食安全列为“书记工程”,成立工作专班,推行“党委统筹、支部牵头、党员包片”责任机制,组织17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锚定“整镇推进、集约经营”路径,全域盘活零散撂荒地。

  2023年,镇党委整合村级集体经济资金85万元,成立阳朔县福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强镇公司+农户”模式,将塘边铺村135亩撂荒地化零为整,配套完善水利设施,按每亩300斤的稻谷返还给塘边铺村民作为土地租金,优先雇佣村民参与耕种,打造双季稻示范区。“两年前这里还是齐腰深的杂草,如今土地流转有收获,耕种务工有薪酬,村民治理撂荒地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塘边铺自然村党支部书记莫文冀说。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镇上的种粮大户们看到了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前景,纷纷加入到流转撂荒地种植水稻的行列中来,今年共有10户种植大户流转1661亩荒地复耕(其中双季稻、单季稻种植规模分别达855亩、806亩)。“看到示范区的成效后,我们党支部立即动员群众复耕撂荒地。作为党组织书记,我必须带头示范,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价值!”130亩种粮大户李光勋充满干劲地说道。

  模式创新强动力: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

  在福利镇夏村,“退果还粮”模式让曾经的连片失管果园重焕生机,如今新插的秧苗整齐排列,绿意初显。近年来,受黄龙病影响,柑橘产业效益锐减,福利镇借势推动“退果还粮”,组建工作专班调查摸底,走村入户,通过政策宣讲、补贴激励、技术帮扶,“一对一”引导农户转型种粮,进一步提振农民退果还粮的信心和积极性。夏村村委的400亩“退果还田”试验田,便是村民响应号召的生动实践。

  “退果还粮”种粮大户苏学明算了一笔经济账:“在党委政府的宣传动员下,我流转了400亩失管果园,把其中120亩失管果园改种水稻,亩产超1000斤,加上种粮补贴,预计今年可增收近10万元,党委政府的利好政策让我对水稻种植充满了信心。”

  在稳固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福利镇多措并举出“粮”策,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发展路径,鼓励农户通过“粮—蔬轮作”、发展农文旅融合文章,构建起“一业引领、多业协同”的产业格局,不仅能确保高产稳产,还能实现农业产业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发展”的转变。

  “我们正在规划稻田经济新文章。”村民苏继连介绍,“‘退果还田’示范田计划采用‘稻谷+蔬菜’的轮作模式,四至七月份播种优质早稻,收割后改种豆角、芥菜等蔬菜,将农田经济效益最大化,收成可以翻倍。”

  同样,青鸟村委道山村引进专业农道公司采取有机大米种植模式对100亩撂荒地进行管理,以稻田作为经济发展中心圈,融合当地的农耕文化,探索农业生产与旅游的融合之道,培育发展了“道山论稻”品牌,走出一条集农事体验、农耕文化、旅游研学的农文旅新业态综合发展模式。

  集体经济增效益:从“一枝独秀”到“各显其能”

  土地盘活了,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福利镇科学谋划一批水稻产业项目,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种享稻田”,采用“水直播技术”,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顺梅村委塘边铺村,135亩水稻示范田焕发着勃勃生机。强镇公司不仅负责土地的流转和经营,还承担着农产品的销售、品牌建设等任务,注册“福利香米”品牌,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我们以‘集体企业引领+土地管家承托+农业订单购销’的模式,与15家企业签订大米订购协议,实施生态稻田项目。2024年水稻种植纯利润超10万元。”强镇公司董事长苏志华说道。

  绛村村委找准发展生态农业的突破点,连续4年流转村委会旁22亩撂荒地,采取“谷东”认购的模式,在耕种前发起“种享”生态稻田种植计划,确保了水稻的价格和销路。仅此一项每年为集体经济收入增收超1万元,蹚出了一条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第5年‘种享稻田’计划,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福利镇绛村党支部书记毛丽成说。

  在渡头村委,村党组织牵头,成立阳朔县硕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创新采用“水直播技术”,运用无人机精准播撒谷种,实现120亩稻田的高效种植,以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效益。目前嫩绿的秧苗已整齐地铺满田间,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如今,福利镇的“米袋子”越守越牢,“钱袋子”越鼓越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农机、农技和农资服务,带动全镇水稻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真正做到守好万亩良田,筑牢千斤粮仓。(莫凡萱 李晓)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