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福利大桥临时开放通行,为缓解阳朔县城至福利镇路段的交通压力。(无人机拍摄)唐一平摄
“五一”假期,阳朔凭借着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多元的文化风情,再度成为全国旅游热门目的地。为守护游客对“诗与远方”的美好期待,阳朔以“加减乘除”组合牌,全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营造“更热情、更热闹”的旅游环境,让游客朋友“更放心、更开心”,为“建设阳朔先导区 建功桂林世旅城”注入强劲动能。
“加法”提升,丰富旅游服务内容
以“加法”策略多维度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围绕干部队伍、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体验三大核心,推出系列举措。通过召开专项工作培训会,提升干部队伍及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会后,阳朔县主要领导率队调研,联动各相关单位、乡镇及文旅企业,构建细致入微的旅游品质保障网。
在环境和服务升级方面,以花化、彩化、美化“三化”为契机,通过“认养—管护—评比”机制,强化村民的服务与生态保护意识,打造四季皆景的美丽阳朔,营造整洁舒适的旅游环境。相关单位和景区等加速推进智慧化服务升级,大力推行“数据跑路”服务模式,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全方位提升旅游品质。
“五一”期间,推出多项增值服务。提供免费停车位近4000个,县城新增3个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提供车位800个。加开阳朔至广州南、广州南至阳朔夜间高铁,增开阳朔站至县城的夜间高铁专线巴士服务;加密阳朔至桂林北双向动车车次;开通桂林千古情、印象刘三姐景区定制公交专线;加密十里画廊公交车次。设置3个接驳点,倡议自驾车停到免费停车点,改乘免费接驳车进入兴坪古镇游览。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遇龙河等景区增加遮阳设备和休息椅子。在重要交通枢纽和景区设置17个党员先锋岗、旅游服务执勤站,配备应急药品、姜茶、饮用水等物资。在西街、十里画廊、兴坪等设立流动消费维权服务点,提供24小时服务,实行游客投诉“立即响应”机制。医疗、医保、邮政快递同步优化,推动双拥优惠,不断丰富旅游服务内容,提升整体旅游服务水平。
“五一”期间,福利大桥临时开放通行,为缓解阳朔县城至福利镇路段的交通压力。(无人机拍摄)唐一平摄
“减法”治乱,规范旅游秩序
以“减法”为利刃,精准破除制约旅游秩序和服务品质提升的沉疴。组建综合督查组,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旅游秩序不断规范。成立旅游纠察专班,聚焦旅游市场“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动态管理涉旅企业信用评级及从业人员黑名单等,从根源铲除旅游乱象,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和阳朔旅游品牌形象。
以雷霆之势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局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法律宣讲、案例警示等方式,让“诚信是金深入人心”。以点带面,培育473家“信用赋码 + 放心消费”主体。阳朔本地人樊朋飞,大学毕业后投身阳朔餐饮行业十余年,坚守“食材新鲜、价格合宜、口味地道”原则,深受游客好评,在大众点评榜和美团美食榜单上,长期位居热门榜第一名。不少食客留言称赞道:“啤酒鱼鲜香味美,竹筒鸡汤鲜甜可口。”
文旅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主动出击,对旅拍、旅行社、网约车等重点领域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经营,提升服务质量,从源头减少游客投诉。
在生态和安全方面,组织专项巡河,排查漓江、遇龙河安全隐患,实时监控遇龙河水量并及时补水。开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全县在建工地12个。组建专职供水应急抢修队伍,落实30分钟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景区、工贸企业、烟花爆竹专卖店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修缮一新的徐悲鸿故居。
“乘法”赋能,创新旅游消费体验
以“乘法”思维驱动要素聚合,将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与服务创新深度融合,构建 “科技提效、文化铸魂、业态破圈” 的文旅消费新生态。
推广“i游阳朔”智慧平台和遇龙河景区小程序应用,打造“一键触达”服务矩阵,游客通过小程序可一键预约滑翔伞、民宿、美食,系统精准推送路线规划与停车服务,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0.6%。
在服务创新方面,遇龙河景区人形智能机器人化身为贴心“导游”,在热门码头与游客亲密互动,人机互动的场景成为阳朔新晋“打卡点”。“第一次在景区见到机器人,真有趣,科技感让山水有了新意。”一位游客说道。
智慧服务成效显著。遇龙河景区负责人表示,景区启用实名制票务系统,针对旅行团推出“智能审核+人工复核”双重校验机制,有效遏制黄牛倒票现象。截至4月29日,景区累计收到12345热线工单576份,其中表扬类占比达90.3%,实现零有效投诉。
历史与现代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地标。经过精心修缮,孙中山下榻处新打造的“孙中山与阳朔”数字展厅复现其历史足迹,室内复古咖啡馆让游客在品味文化中驻足休憩;徐悲鸿故居还原其创作场景,展示其艺术成就。两处设置中英文扫码讲解服务,优化游览体验。
多景区举办特色活动,印象·刘三姐景区非遗礼乐艺术节、桂林千古情景区花车问答、世外桃源景区侗族大歌、如意峰景区登高接祥瑞等活动轮番上演,非遗技艺、传统习俗转化为可参与、可互动的消费场景。夜经济破圈,“金龙巡游”商业运营,“诗画遇龙”“水上火壶”等夜游项目成新IP。
与此同时,宣传推动《桂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文明行为的决定》,规范居民、旅游从业人员等行为,让文明之风浸润山水间。
游客与遇龙河景区宇树机器人“二郎神”合影。阳朔县遇龙河景区公司提供
“除法”破障,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以“除法”为密钥,解锁交通顽疾这道制约阳朔旅游发展的“复杂锁”。全力推进响水路(龙岳路口至千古情景区段)拓宽工程和福利大桥建设等工程。其中,作为“一号工程”的福利大桥,在市委、县委重点督办下,仅用90天便实现主体贯通。此外,阳朔至兴安公路延长线、阳普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一位曾多次来过阳朔的广东游客表示,今年往遇龙河游玩时途经响水路,一路走来很舒畅,沿途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在保障游客节假日出行方面,“五一”期间,福利大桥临时开放通行,将缓解阳朔县城至福利镇路段的交通压力。全县旅游线路、重要交通路口、景区景点的监控设备在线,依托天网实现可视化的高效指挥和调度,及时优化公交线路与发车频次。针对电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交警、城管、阳朔镇等部门联合划定临时停放区,开展专项整治,确保道路交通恢复有序状态。同时,制定详细“五一”假期安保工作方案,通过部门联动、动态监测与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交通疏导及景区旅游秩序管理紧密衔接,让游客旅途畅通无阻。
记者从阳朔县文广体旅局获悉,阳朔将精细化管理与暖心服务融入旅游服务全链条,以“加减乘除”组合牌破解发展难题,助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高质量发展先导区,让游客在“如画山水”间,享受“宾至如归”的惬意,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钟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