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
9月16日起
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
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
近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
联合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
(以下简称“1号修改单”)
业内专家认为
此次修订将有效推动灭菌乳品质提升
来看具体情况
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
复原乳被禁用
一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都以液态奶为主,其中纯牛奶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俗称鲜奶)和灭菌乳。灭菌乳俗称常温纯牛奶,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或保持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态乳制品,最大特点是保质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GB25190—2010)规定,允许在灭菌乳生产中使用复原乳。
1号修改单亮点:
1号修改单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起草。该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修订不涉及灭菌乳安全指标,主要变化是明确了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将干燥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匀后获得的乳液,即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而是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事实上,乳业的相关政策标准频频提及鼓励企业采用生鲜乳生产液态奶。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复原乳标识标注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巴氏杀菌乳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鼓励使用生鲜乳。2024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
此次修订对消费者有哪些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生乳为原料生产的灭菌乳,保留了更多的天然营养成分,提升了产品的天然性和新鲜度,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营养丰富的高品质乳品。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复原乳制成的乳制品相比直接使用生鲜乳乳制品,活性钙等营养成分损失更多。宋亮介绍说,相关研究证实,复原乳中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传统营养要素的含量与超高温灭菌乳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免疫蛋白、活性酶及活性肽等生物活性物质损失严重。
二是灭菌乳产品包装将只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不再标注复原乳相关内容,标签更加清晰,消费选择更为简单。
来源:重庆市场监管、中国消费者报 图片为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