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宁
□本报记者陈娟 文/摄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深山之中,桂林市六届人大代表、平野村党支部书记周定宁,这个朴实的山里汉子凭借科技的力量,用六年时间为乡村振兴蹚出一条致富新路。
“传统种植看天吃饭,现代化设施让土地开口说话。”周定宁深知传统种植的困境,带着工具走遍全村23个果园,找出湿度、运输、光照三大难题。为此,他自费求学,在县农业局助力下开启“设施革命”:引入以色列水肥一体化系统,果园湿度稳了,坐果率提升了27%;建成桂北首条山地单轨运输线,运输效率猛增6倍,省了人工费;架设仿日光谱补光灯,果园特级果比例超40%。2024年,平野村设施果园亩产值近3万元,还带动周边7个村发展智慧种植基地。
“要让设施农业从盆景变风景。”周定宁创新“1+N”联农模式,以村集体合作社联结农户成立技术联盟,共建“科技小院”,培养15名持证农技员。他搭建设施共享平台,农户可以“零首付”租设备,靠“订单+分红”共担风险。目前全村设施农业覆盖率已超90%,户均增收超万元,脱贫户也跟着受益。
如今,站在智慧果园里,周定宁又有新谋划:“我们要让每颗百香果都有数字身份证。”他推动建设龙胜首个农业物联网中心,开发手机智能管理系统。依托代表建议办理机制,他所提打造桂北山区设施农业示范带的建议已列入县重点工程,计划三年内建5个智慧农业示范区。
周定宁常说:“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得让科技在泥土里扎根。”他用行动改写深山农业面貌,让平野村智慧果园照亮农业现代化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