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南宁开展的项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投资,不过由于“投资款”数额过大,需要分多个账号处理,如果能帮助公司开卡转账,将可以得到上百万元的“好处费”。近日,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民警与辖区银行工作人员协作成功拦截了该起以高额“好处费”为噱头的骗局,避免了4名老人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工具人”。
民警对老年人耐心劝导。
前不久,南湖分局接到辖区某银行打来的报警电话,称有4名老年人到银行办理具备大额转账功能的借记卡,并声称用于接收国家农业部支付的“投资款”。询问过程中,他们言辞闪烁、神情紧张,有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
接警后,民警赶到事发银行。但4名老人不配合,拒绝民警帮忙查看手机鉴别真伪。同时,其中一人还通过电话联系他人,称有民警来到银行调查,借记卡办理受阻。挂断电话后,4名老人表示既然不能在这家银行办理,会去其他银行。
民警并没有着急让4名老人离开,而是耐心劝导,并表示他们有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就算到了其他银行,也不会办理成功,希望老人说明一下情况,如果确定不是遭遇电信诈骗,银行正常办理相关业务。
最终,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4名老人说出了原由——他们是受他人指使才来到银行,计划开立借记卡后将资金转至多个账户,事成之后他们将得到百万元的“好处费”。
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吴冬表示,这属于一种新型电信诈骗,诈骗分子利用高回报为噱头,吸引老年人以自己的名义开设银行卡。实际上,老人一旦开设成功并将银行卡信息告知对方,银行卡将会被用于诈骗分子的资金流转。老年人将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工具人”,相当于参与了电信诈骗。
经过民警的反诈宣传教育,老年人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表示不会再听信对方、不再坚持办理银行卡。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中心记者 林显威/文 (图片来源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