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位于龙隐路上的方信孺雕像。
图②:刻于方信孺雕像旁的《古相思曲》《西江月》。
图④:位于象鼻山西南麓的云峰寺旧址。明朝时这里是“范方祠”,以纪念范成大和方信孺。
方信孺(1177年-1222年),字孚若,号紫帽山人,兴化军(福建莆田霞皋)人。其父方崧卿为当朝宰相叶颙的女婿,曾在桂林为官,著名的校勘家。方信孺九岁能文,被当时的著名学者、诗人、南宋四大家中的杨万里和周必大视为天才。嘉定六年(1213年),方信孺出任广西提点刑狱和转运判官,在桂林从政六年,政声颇佳,并且以保存至今的25件题刻,成为桂林石刻作品最多的古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标识之一,今天的龙隐路上,立有方信孺的雕像。
方家父子和桂林颇有渊缘。父亲方崧卿系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在桂担任广西转运判官,当时方信孺就曾随父亲来桂林住过。所以嘉定六年(1213年)到桂林任职,其实已是方信孺第二次来桂林了,而这一呆就是6年。方信孺初到桂林,就受到了桂林百姓的夹道欢迎,据说这得益于父亲方崧卿20多年前在桂林多行善政,赢得了民心。而为了彰显父亲的功绩,同时也为了警醒自己,方信孺重新修缮了父亲办公的地方,定名为“世节堂”,并请好友、南宋名臣易袚书写,刻在了龙隐岩上,借此表达自己继承父亲廉政为官家风的决心。
史料记载,方信孺在桂为官期间,确实也像父亲一样获得了民心。“政简刑清,所至不扰”,不滥权,不扰民,这已经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方信孺曾在象山西南麓筑“云崖轩”(唐时为温灵庙),成为当时桂林文人重要的聚会场所——明代此处被改建成“范方祠”,以纪念范成大、方信孺为桂林民生和桂林山水推广所作出的贡献。至清朝时又被改为“云峰寺”。1852年,太平军北上途中围攻桂林城,曾于象鼻山顶用火炮轰城,当时的攻城指挥部即设在云峰寺中(该寺抗战期间被毁,1979年重建。1966年被列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桂林任职期间,公事之余,方信孺几乎走遍了桂林的各处景点,留下了各类题刻25件,是在桂林留下题刻最多的人。据有关方面统计,计有题名10件、题诗7件、题榜6件、题记2件,皆以山水纪游石刻为主。方信孺的题刻囊括了多种书体,当中包括12件楷书、5件行书、3件草书,另有篆书3件、隶书2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方信孺的石刻地点几乎遍及桂林的各处山水名胜,但又以现在七星公园范围内为最,包括龙隐岩、龙隐洞的5件和普陀山七星岩的2件,今人将方信孺的雕像安放在七星公园南面的龙隐路上,也算是适得其所了。
宋代桂林旅游盛极一时,刻石纪游成为宋代山水游览的一种时尚和普遍现象。这与当时的特殊环境和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宋代抑武扬文,文人地位显著高于武将,这也使得宋人热衷于舞文弄墨,遇山水名胜,莫不以文载游,以文记游,更以能镌刻于石上为幸事。
据文物专家介绍,今天七星公园内的月牙山龙隐岩、龙隐洞,存有石刻205件,其中宋代104件,占石刻总数一半以上,史称“镌题之众至环两岩,使壁无完石,他岩未之有也”。这样的地方,自然不会被方信孺错过,实际上,方信孺特别沉醉于此,多次流连,且赋诗盛赞此处“石上参差鳞甲动,眼中在处画图开”“满溪流水半溪花”,其欣喜之情溢于笔端。
作为一代诗人,方信孺与前辈、曾任静江知府的范成大一样,留下了不少歌咏桂林山水的诗文,“曾榜武夷九曲,何如桂岭七星。水石小容螭隐,烟云长带龙腥”,七星岩、龙隐洞风光呼之欲出;而刻于虞山舜洞的《古相思曲》,“相思长相思,相思无古今……五弦毋庸绝,四海谁知音”更是借情言志,被人称作世间传情达意的最精美华章之一。
对于桂林人来说,方信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政务和诗词上,他对桂林山水之美的发掘和推广也与前辈范成大一样居功至伟:范成大在伏波山修建了癸水亭、正夏堂、进德堂,在月牙山建造了骖鸾亭,在七星岩前筑了碧虚亭,在屏风山修葺了壶天观、所思亭,还在1174年修复了朝宗渠,从而开拓了许多新的水陆景点,为桂林山水营造出了“景在城中,山在水中”的妙境。而方信孺也筑石闸,修石堰,修复范成大时期的朝宗古渠,引灵溪水入阳江,补充西湖水量,形成了“波光分破湖千顷,瀑影斜飞水一洼”的绝美景象。这也应该是明代桂林人为范、方二人立“范方祠”的主要原因了。
嘉定十年(1217年),方信孺离开桂林后,先担任大理寺丞,后改任淮东提刑,兼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境内)知州。在真州任上,方信孺积极备战,防范金兵南侵,实施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举措,让真州城池在金兵的铁蹄下得以保全。史书记载,山东李全因缺粮聚众造反,方信孺秘密派人走海路赠送粮草,以德服人,使其归附宋廷。此后李全率军与金兵作战,屡立战功,方信孺的识人之明委实让人赞叹。不过此事也引起了朝臣的猜忌,加上后来方信孺弹劾豪吏,致使谗言嫉恨相继加身,最后被朝廷训诫,连降三级。但方信孺坦然以对,随即返回莆田故里,并终老于此。
史家黄仲昭曾高度评价方信孺一生的不俗功绩,挚友刘克庄则感叹方信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进不得伸其有用之志”“有才而无命,有志而无时”。一代大才,生不逢时,有志难伸,46岁便病死乡间,颇令后人唏嘘。
上马提枪 下马挥笔
方信孺(1177年-1222年),字孚若,号紫帽山人,兴化军(福建莆田霞皋)人,是个上马提枪、下马挥笔的大才。嘉定六年(1213年)出任广西提点刑狱和转运判官,在桂林从政六年,政声颇佳,是在桂林留下石刻作品最多的古人。明人曾建“范方祠”以纪念范成大、方信孺为桂林旅游所作出的贡献。
方信孺少年时期,就展露出了不俗的文采,被当时的学界名人视为奇才,但他第一次为官,却是个武官,在番禺当上了县尉。能当上这个官,这里面当然有父亲方崧卿的影响力,不过方信孺在剿匪一事上还是表现出了智勇双全的一面:曾经有海盗上岸抢劫商贾,方信孺闻信带兵去抓,海盗们见势不妙想驾船逃跑,谁知发现船没了——全被方信孺命人事先悄悄地撑走了——结果全部落网,一个都没跑掉。
《宋史·方信孺传》中,对方信孺其它事迹着墨不多,却用了大量篇幅记录他在开禧三年(1207年)三次出使金国议和的经过,“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虽然是前方打了败仗,内忧外患之下,南宋无力再战,不得不议和,导致这个使者的身份并不光彩,但方信孺却表现得不卑不亢,死守底线不放,刀兵牢狱威胁没用,许以高官厚禄也不上钩,软硬不吃,绝不出卖国家利益,弄得金人恼羞成怒,最后不得不让南宋皇帝换了个人来再谈。等换了个人再谈的时候,金人又突然很想念这个胸中有丘壑、骨里有气节的年轻人,谈判的细节还没敲定,就开始打听起方信孺的情况来。能让敌对一方都如此尊重的人,显然不是一般的人。
代替方信孺出使的人叫王柟,在与金国谈好条件回朝后,他丝毫不居功,却跟朝廷说起了方信孺的功劳,说这次和谈最终能谈成,全靠方信孺前三次出使打下的基础,因此建议朝廷方面重新给方信孺记功。这也是被贬一段时间后方信孺能重新出山到地方任职的重要原因。
史书记载,方信孺性子豪爽,视金钱如粪土,经常请朋友聚会喝酒吟诗,“所至宾客满其后车”。前期如此,当属方信孺真性情流露,后期被贬回老家后依然如此,“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则应与官场龌龊、报国无门、内心苦闷有关。据传,1222年冬,方信孺病重临终前,曾叫人挂了张诸葛亮的画像在屏风上,发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感叹。《宋史》中记录:方信孺后期“赀用竭,宾客益落”,身故前的穷困潦倒令人扼腕长叹。
方信孺工诗词,著有《南海百咏》、《南冠萃稿》、《南辕拾稿》、《曲江啸吟》、《九疑漫编》、《桂林丙》三集、《击缶编》、《好庵游戏集》刊行于世。
(记者杨湘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