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近十年最低!桂林这项工作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来源: 桂林晚报 2025-11-06 10:14:32 我来说说 阅读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桂林市酸雨治理取得里程碑式进展,2025年前三季度酸雨频率创近十年最低,污染治理迎来历史拐点。

  生态环境部门2025年1—9月的监测数据显示,桂林市城区酸雨频率降至22.6%,较去年同期下降36.0个百分点,创下自201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降水pH(酸碱度)均值稳步上升至5.82,同比改善0.62个单位。这一变化标志着桂林市酸雨污染态势已从局部改善转向全域好转,反映出近年来综合治理措施正在发挥显著成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8月份降水pH均值达到5.93,创下单月历史最佳水平,展现出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向好态势。

  近年来,随着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城区漓江沿岸也变得色彩斑斓。李腾钊 摄

  “空气污染物吸湿转化为降水中的酸性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因素,环境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酸雨污染态势。”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介绍,经过十年系统治理(2016—2025年),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全面改善。与2016年相比,2025年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其中二氧化硫降幅43.8%,细颗粒物降幅39.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31.4%;与此同时,酸雨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降水pH值从4.99提升至5.82,酸雨频率从73.3%降至22.6%。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桂林市大气污染防治采取“源头防治、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区域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实现了酸雨防治与空气质量改善的协同推进,为南方酸雨区城市污染治理提供了成功范例。

  据了解,近年来,桂林市针对酸雨监测站点周边污染源实施“一站一策”治理方案,通过科学精准研判、强化科技支撑、加大企业帮扶,不断强化污染防治和监管能力;重点管控涉气企业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城市扬尘污染综合整治、餐饮油烟的治理、露天焚烧、露天烧烤和过境柴油货车尾气排放;通过运用无人机、道路积尘走航监测车、便携式火焰氢离子检测仪、颗粒物雷达等技术设备用来溯源和查找污染源头,完善监测能力,极力提升了污染治理的精细化和技术化管理水平。

  未来,桂林市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目标,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运输结构升级;重点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努力实现酸雨防治与空气质量改善“双提升”,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桂林奠定坚实基础,让“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来源丨广西云-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