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敏
桂林的秋夜,因艺术的绽放而格外动人。10月24日、25日晚,桂林大剧院内,2025桂林艺术节重要剧目——京话剧《戏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满场观众。这部由北京风雷京剧团打造的创新力作,将传统京剧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缉毒题材完美交融,为桂林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更在跨界探索中开辟了一片戏剧新天地。
跨界融合,以戏入魂
《戏悟》并非简单地将两种艺术形式进行拼接,而是实现了深度的融合。正如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所言:“京话剧,跨界也要讲规矩,是‘话剧的壳,京剧的魂’。”这一创作理念在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体现。
剧中,缉毒警察大成因妻子离世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时常将现实中的人物幻化成戏曲形象。这一巧妙设定,不仅为京剧元素的自然融入开辟了道路,更在心理现实主义的层面上赋予了全剧诗意的表达方式。在专业的剧场环境中,虚实相生的艺术处理收放自如,令人赞叹。
“时迁偷鸡”的审讯段落尤为精妙。舞台上,京剧演员以无实物表演展现传统身段,一招一式韵味十足,既彰显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又推动了剧情发展,更在虚实之间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觉醒。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形式叠加,而是从戏剧内核生发出来的有机表达。
写意舞台,绘就正义画卷
《戏悟》的舞美同样令人耳目一新。黑白国潮风格的主视觉,融合京剧脸谱、戏台、水旗等传统元素,营造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独特美学,既现代又传统,既真实又写意。
戏剧第四幕场景的处理堪称神来之笔。舞台上通常难以展现的车流、飙车、下雨等复杂场景,在《戏悟》中,通过飘飞的飞虎旗、趟马和天女散花等戏曲程式化表演得以生动呈现。大成警官眼中的乘客变成了关羽、白素贞等角色,司机则化身为窦尔墩——这些戏曲人物的出现并非随意,每个人物选择都暗含深意,或象征忠诚,或暗示救赎。
剧中大成与毒枭淮鹧对峙,两人分别戴着颜色一黑一白的面纱,通过精彩的武生打斗,具象化了正邪之间的激烈较量。“黑”与“白”的博弈,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对主题的深刻诠释。戏曲中的程式化语言,在此被赋予了新的戏剧生命,成为探索人性深处的利器。
情感内核,致敬无名英雄
除了艺术形式的创新之外,《戏悟》最打动人心的是其对缉毒警察这一群体的深情致敬。剧中人物的复杂性在专业剧场的呈现下更加鲜明立体,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缉毒警察工作的危险与不易,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主人公大成的心路历程令人动容。从失去妻子的悲痛,到与毒枭斗争的坚定,再到最终战胜心魔的成长,这一过程让观众真正走进了缉毒警察的内心世界。当真相揭露,有关“牺牲”意义的拷问直击心灵,台下有观众悄悄拭泪——这泪水不仅为剧中人物而流,更为那些在暗处守护人们安宁的无名英雄而流。
《戏悟》的成功在于,它既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现代的盲目迎合。它在尊重京剧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大胆融入现代戏剧元素,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证明,传统不是创新的桎梏,而是灵感的源泉。
幕落时分,掌声经久不息。一位观众的道白或许代表了大家的心声:“本以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会有些生硬,没想到如此浑然天成,既领略了京剧的魅力,又被缉毒警察的故事深深感动。”
《戏悟》在桂林艺术节的成功上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有价值的戏剧探索。它告诉我们,艺术的边界永远在拓展之中——当创作者怀揣对传统的敬畏与对现代的洞察,必能在跨界融合中开辟新的天地。而桂林艺术节这样的平台,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迎接更多勇于探索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