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有500度近视,使用某品牌眼部按摩仪后眼前出现大量漂浮物和黑点,后被确诊为视网膜裂孔。本以为是缓解眼疲劳的“神器”,没想到成为了“凶器”。眼科专家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眼部按摩仪会对眼球产生外部压力,可能加剧玻璃体对已非常脆弱的视网膜的牵拉,从而直接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
一网友称使用眼部按摩仪后出现不适
质疑产品未提示相关人群使用风险
记者联系上了该名网友。她介绍,其左眼近视425度、右眼近视500度,本想使用眼部按摩仪来缓解眼疲劳和干眼症。近段时间频繁使用该按摩仪,并选择了较高温度、高频振动的活力模式,没想到眼前突然出现大量漂浮物和黑点,右上方视线有一块水滴状的固定黑斑。经医生检查后,被确诊为右眼视网膜裂孔。
目前,眼部按摩仪颇受消费者欢迎,主要是通过振动、热敷等方式,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据该网友介绍,其使用的眼部按摩仪介绍页面显示,“通过控制各个按摩头振动顺序,让您享受按、揉、拍、弹、叩等指腹般的专业按摩手法”。产品注意事项中提到:“有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红眼病等眼疾症状时,请勿使用”,网友质疑并未提示中高度近视和干眼症人群使用风险。
“根据描述,该网友的眼轴可能已显著增长,属于视网膜病变的高危人群,其视网膜周边部位很可能已存在潜在的变性区或薄弱区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口腔中心(鹤洞分院)院长、主任医师冷云霞教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冷云霞表示,眼部按摩仪尤其是带有高频振动或物理按压功能的,会对眼球产生外部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加剧玻璃体(眼球内的凝胶状物质)对已非常脆弱的视网膜的牵拉,从而直接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突然增多的飞蚊症(漂浮物、黑点)和固定黑斑,正是玻璃体后脱离和视网膜裂孔的典型急性症状。
眼部按摩仪市场需求大
医生:效果≈高质量的闭眼休息
随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子产品,眼部疲劳、干涩成为不少人的困扰,同时消费者对于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按摩器产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2024-2029年中国眼部按摩仪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眼部按摩仪是按摩器市场中的第二大细分市场,占比高达10%。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查询发现,眼部按摩仪相关帖子超过2.5万篇。而电商平台中,眼部按摩仪款式繁多,主打“按摩放松眼部”“缓解用眼疲劳”作用,主要功能为热敷、仿人手按揉、穴位按摩等,价格从两三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根据热销榜单,排名前列的产品近7天内销量超过1000件。
“上班一族若使用眼部按摩仪缓解疲劳,其作用更多是间接和暂时的,而非根本性的治疗。”冷云霞称,它所提供的舒适感主要源于强制性的闭目休息、热敷带来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以及心理上的放松效应,其实无法解决视疲劳的核心病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持续紧张(调节痉挛)。
因此,可以将眼部按摩仪视为一种辅助放松的工具,效果类似于一次高质量的闭眼休息,但不应期望它能治愈视疲劳,效果也因人而异。
应慎用或禁用眼部按摩仪的人群包括:
·高度近视者(通常指单眼近视600度以上或眼轴长度大于26mm)。
·有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病史或家族史者。
·近期接受过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激光手术)的患者。
·患有青光眼(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或眼压控制不佳者)。
·伴有活动性眼内炎症(如葡萄膜炎)、眼底出血性疾病者。
·眼部有外伤或肿瘤者。
热敷眼睛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干眼症患者,特别是由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类型。热敷能有效融化堵塞在睑板腺内的凝固脂质,改善油脂分泌,稳定泪膜,从而缓解眼干、涩、烧灼感。
·视疲劳人群。热敷可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帮助缓解因长时间用眼导致的酸胀和疲劳。
日常缓解眼部疲劳应该怎么做?专家提供了几个适合中青年人群的实用小妙招:
1.遵循“20-20-20”黄金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远方,持续至少20秒。这是最有效、最基础的放松方式。
2.保持充分且完整的眨眼:尤其在专注屏幕时,要有意识地完成完整的眨眼动作(上下眼睑完全闭合),以确保泪液均匀涂布在眼球表面。
3.坚持科学热敷:每日1-2次,使用40-45℃的热毛巾或蒸汽眼罩热敷眼部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干涩和疲劳。
4.优化工作环境:将电脑屏幕亮度调整至与环境光协调,屏幕中心位置略低于水平视线;避免空调出风口直接吹向眼睛,可在办公桌放置小型加湿器。
5.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尽可能保证半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自然光线和远眺是放松眼睛、预防近视发展的最佳方式之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