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桂林艺术节今日启幕
开幕式首次在漓江歌剧院举行
漓江歌剧院。记者陈静 摄
2025桂林艺术节开幕式排练现场。 记者唐健扬 摄
桂林大剧院。(资料图片)
2024桂林艺术节期间的山水艺术市集。(资料图片)
《两京十五日》剧照。(资料图片)
《戏剧春秋》剧照。(资料图片)
《骆驼祥子》剧照。(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苏展)又是一年山水与艺术盛宴的相会,2025桂林艺术节今起在桂林拉开帷幕。本届艺术节以“化境”为主题,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意,自即日起至11月2日,为期10天,将为观众呈现一场自然与艺术交融的盛宴。开幕式前夕,桂林已完成了周密的保障准备工作。
本次艺术节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开幕式,往年开幕式均在广西省立艺术馆举行,本次艺术节开幕式首次移师漓江歌剧院举行。漓江歌剧院作为桂林市文化旅游又一标志性建筑,从去年启用以来,已成功承办多场演出。歌剧院占地面积15亩,用地面积约105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426.2平方米,剧院内主要包括960座的歌剧厅和930座的音乐厅,设计科学、功能布局合理,可满足各类艺术演出需求。剧院紧邻解放桥,依水而建,剧院、桥、水融为一体,除了建筑本身颇具特色,亦能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观演体验。
今年的开幕大戏依然设在桂林大剧院上演。作为桂林艺术节的“老搭档”,桂林大剧院已多次承办桂林艺术节的重要演出,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活动举办经验,其保障能力得到过实践检验。桂林大剧院的硬件设施足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大型经典剧目的演出需求,主剧场可容纳约1500名观众,舞台结构完备,设有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后舞台,能支持复杂舞台布景和大型剧团演出。小剧场300余座,更适合实验戏剧、先锋话剧等中小型剧目,为观众提供更近距离和更沉浸式的观演体验。
桂林艺术节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每一届的开幕大戏都备受瞩目,为当年艺术节奠定精彩的基调:2022年,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两京十五日》讲述了明朝太子朱瞻基在宝船爆炸后,15日内从南京奔回北京拯救大明的惊险旅程;2023年,基于老舍经典小说新编的《骆驼祥子》以现代视角和肢体剧形式,呈现祥子三起三落悲剧命运及阶级固化的主题;2024年,话剧《戏剧春秋》是1944年“西南剧展”收官大戏的重排,在西南剧展80周年之际,以此剧向戏剧先辈致敬,传承戏剧精神。回顾往届桂林艺术节的开幕大戏,从《两京十五日》的“生死时速”,到《骆驼祥子》的经典新编,再到《戏剧春秋》的薪火相传,不仅展现了戏剧艺术的多元魅力,也体现了艺术节自身“山水+戏剧”的定位以及对历史文脉的赓续。
今年的开幕大戏《戏悟》同样值得关注,该剧目将于今日19:30在桂林大剧院上演,是一部将传统京剧与现代话剧熔于一炉的“京话剧”,这部剧用京剧的程式化表演来演绎卧底警察与毒贩的较量,让传统戏曲基因在当代题材中焕发新貌。《戏悟》最引人注目的在于它打破了戏曲和话剧的界限,并非简单地将两种形式拼接,而是以京剧的“唱、念、做、打”作为表演的骨骼和灵魂,用话剧的写实叙事和舞台调度来构建故事的肌理。舞台上演员将一边运用京剧的身段,展现紧张刺激的缉毒场面,一边又通过话剧式的对白和表演,深入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除了《戏悟》,本届艺术节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剧目。闭幕大戏是由同名国漫改编的音乐剧《雄狮少年》,融合了醒狮文化、流行旋律和街舞元素。此外,中法共创的奇幻剧《海底两万里》将在舞台上构建奇妙的海底幻境;由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执导的话剧《海鸥》,也将在桂林的山水语境中上演。
据悉,2025桂林艺术节的演出团体接待、社会宣传、氛围营造、会务服务等各项保障服务在开幕式前夕已准备就绪。组委会还在艺术节举办期间专门安排了城市安全保障服务、志愿者招募培训以及文创产品和官方伴手礼的设计制作宣传。各项保障工作将持续至艺术节结束,护航艺术节顺利举行。
今日15:00,漓江歌剧院将正式迎来2025桂林艺术节开幕式。开幕式不仅有精彩的文艺表演,还将介绍艺术节的整体安排和亮点剧目,为接下来几天的艺术盛宴拉开华丽的序幕。
今明两日,在古南门、东西巷处,每日14:30、19:30上演戏剧巡游《钱蛇》。
今日19:30,洞剧场——七星岩将上演希腊剧目《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洞剧场体现了桂林艺术节倾力打造“沉浸式山水戏剧舞台”的创新思路,巧妙利用洞内得天独厚的景观和地下河流,结合灯光、音乐等元素,营造出令人惊叹的视听体验。
艺术节期间,每天14:00—21:00,在古南门均有山水艺术市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