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别硬扛!| 世界镇痛日

来源: 广西疾控 2025-10-20 11:10:23 我来说说 阅读

  每年10月的第三周

  是中国镇痛周

  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一

  是世界镇痛日

  今年的主题是

  “关注中低收入地区的

  疼痛管理、研究与教育”

  为什么要关注疼痛?

  疼痛被称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它不仅是身体的信号,更是影响生活质量、情绪状态,乃至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长期受到疼痛困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得不到有效治疗。

  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镇痛药物供应不足、专业疼痛医生匮乏、公众认知不足,使得患者常常在痛苦中“默默忍耐”。

  疼痛不只是“忍一忍”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而非单纯的症状。长期疼痛可导致睡眠障碍、抑郁焦虑、认知功能下降,还会让患者因疼痛回避活动、失去工作能力,甚至影响家庭和社会功能。

  国际疼痛学会倡导:“疼痛管理是一项人权。”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享有接受科学镇痛和康复治疗的权利。

  我们能做什么?

  疼痛治疗不仅仅是“吃止痛药”,而是综合管理:

  ✅1.药物镇痛: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关药物。

  ✅2.微创介入: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筋膜内热针等方法改善慢性疼痛。

  ✅3.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

  ✅4.患者教育:让患者理解疼痛机制,主动参与康复过程。

  让我们共同关注疼痛

  打破“忍痛文化”

  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疼痛

  守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郑重提示:除宣传海报外,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来源 | 海南省康复医院


责任编辑: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