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浪飘香。9月19日,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梯田的水稻迎来集中收割期,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被大自然打翻的金色调色盘,微风拂过掀起阵阵稻浪,一幅“稻浪千重、丰收正忙”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上板垒界村梯田,金黄色的水稻铺满田间地头,放眼望去,色泽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微风轻拂掀起金色稻浪,空气里弥漫着阵阵稻谷的芳香。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抢抓有利天气拿着镰刀,扛起谷桶,对水稻进行收割、脱粒、搬运、晒谷,梯田上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这个时候收割的稻谷水分适中,易于晾晒储存,能够保证大米的口感与品质。”灵川县兰田瑶族乡上板垒界村村民侯其保说。
上板垒界村地处兰田瑶族乡北部,平均海拔在1000米,典型的丘陵地貌造就了高山梯田的独特景观。在高山梯田上,大型机械难以施展,瑶族同胞依然保留着许多传统农耕方式。耕牛犁田、手工收割等传统农作方式在这里得以延续,让每一块梯田都不抛荒。
“我们种的稻子都是采用农家肥,虽然产量不如平原地区,但米质特别好,煮出来的米饭香软可口。”灵川县兰田瑶族乡上板垒界村村民侯其保说。
少数民族地区的梯田不仅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更是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灵川县兰田瑶族乡高度重视梯田保护与粮食生产工作,通过完善灌溉设施、推广优质稻种、发展乡村旅游等举措,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助力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让古老的梯田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我们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保护传统梯田生态系统的同时,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让梯田真正成为造福瑶乡群众的幸福田。”灵川县兰田瑶族乡人民政府乡长赵细明表示。
通讯员 阳海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