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闲观念日益多元的当下,旅游已从“打卡景点”逐步转向“体验生活”。曾经深藏于市井的菜市场,悄然蜕变成游客争相探访的热门打卡地。
这些原本服务于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聚拢着浓郁的风土人情,地道的世态百味,鲜活的烟火气息,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以“文旅新地标”的身份改变城市旅游图景,让游客深入体验城市魅力。
近日,记者走访南宁安北下菜市、柳州青云民生市场、桂林黑山早市、北海贵州路海鲜市场,试图解锁广西菜市场旅游的“破圈密码”。
01
邕城烟火聚人气
南宁安北下菜市
地址:人民路北一里260号
游玩建议:每天8时至11时,人流最为密集。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前往,可以体验到市场的热闹氛围。
南宁安北下菜市有浓浓的烟火气。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盘生 摄
清晨,天刚蒙蒙亮,南宁安北下菜市迎来了前来采买的市民,在升腾的烟火气里,邕城的慢生活徐徐铺展。
卷筒粉3元两条、菠萝包1.5元一个……8月27日7时许,记者来到安北下菜市,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吆喝声、讨价声、寒暄声交织成独特的市井韵律,时令瓜果、新鲜蔬菜、美食小吃种类齐全且价格实在,堪称“宝藏市场”。
记者发现,购物的人群中不乏游客的身影,来安北下菜市嗦一碗老友粉,买三五斤时令水果,已成为游客打卡南宁的热门方式。“这种悠闲的市井生活特别舒服,逛着逛着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游客王丽洁说。
来自广东江门的陈女士和家人专程赶来,排在李姐生榨米粉店门前的长队里。“网上说这里烟火气浓、老友粉地道,特地来尝尝,吃完再去CityWalk。”她笑着说。
安北下菜市的南宁特色米粉很受游客欢迎。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盘生 摄
李姐的生榨米粉店已在此扎根17年,店里的老友粉、生榨米粉是南宁特色美食的“活名片”。“很多游客就奔着这口酸爽来的,每天能卖出上千碗。”李姐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吃粉的游客越来越多,店里新老顾客络绎不绝,“有时还被外地游客‘包场’呢!”
据市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安北下菜市是自然形成的传统市集,呈“三纵七巷”格局,拥有上千个摊位。每天早晨五六时市场就热闹起来了,不少摊主经营至晚上八九时。
南宁安北下菜市里的咖啡馆,让游客有“闹中取静”的感觉。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盘生 摄
咖啡馆外就是热闹的菜市。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盘生 摄
近年来,兴宁区朝阳街道在保留传统市井风貌的同时,还引入咖啡店、奶茶店等贴合年轻人喜好的新业态,让老市场焕发新活力。
“三年前到这里将民房改造成咖啡店,就是图这儿烟火气足、氛围松弛。”安北下咖啡店的马老板说:“这种‘闹中取静’的反差感,总让游客觉得惊喜。高峰期一天能接待两三百人,游客占了大多数。”
如今的安北下菜市,早已不是普通菜市场,而是藏着无数惊喜的“网红打卡地”——既有滚烫的烟火气,也有治愈的慢时光,吸引着市民和游客,迎来了任贤齐、张信哲、王祖蓝等明星,知名度不断提升。
“现在市场每天的客流量数以万计,铺面常年满租。”市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当地将持续对市场进行整治升级,提升服务品质,让富有特色的南宁市井烟火气散发出更大的魅力。
02
市井江湖品百味
柳州青云民生市场
地址:青云路8号
游玩建议:白天品尝地道小吃,夜晚探索滋味烤串,浓缩的柳州味道在这里一应俱全。周末上午8时到12时为人流高峰时段。
青云民生市场成为许多游客抵达柳州游玩的第一站。柳州市城中区文体广旅局供图
位于柳州市曙光西路与中山西路之间的青云民生市场,是柳州最古老的桂中商埠核心区之一。市场里仍保留着骑楼建筑与曙光西路牌楼,富有历史韵味和生活气息。
“一走进市场,烟火气扑面而来,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外地游客李女士说。
市场内摊位林立,从新鲜果蔬、地道熟食,到各式令人垂涎的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无论本地食客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在此找到贴合自己口味的地道美食,留存专属的味觉记忆。
青云民生市场里的各种好吃的。柳州市城中区文体广旅局供图
“青云民生市场的魅力,在于它浓郁的市井气息和独特的美食文化。”青云民生市场陆经理介绍,市场现有摊位约900个,汇聚了十八婶芝麻糊、潘家豆粉馍、符老三露水汤圆等非遗美食,还有五彩糯米饭、水糕、水晶虾饺、酸嘢、螺蛳粉等地道小吃,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美食宝藏”。
青云民生市场成为许多游客抵达柳州游玩的第一站。柳州市城中区文体广旅局供图
许多到过市场的游客说,在这里会忘记自己是个游客,仿佛走进了本地生活的节奏里。一边尝小吃,一边和摊主唠家常,疲惫自然消散——这种轻松自在,才是旅行该有的样子。
近年来,柳州对青云民生市场进行了提质升级,将特色美食、特产集中布局,结合原有农副产品,打造更具本土特色的多元消费场景。同时,推出串联东门城楼、柳侯公园等景点的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柳州的历史文化与市井烟火。
特别在节假日期间,当地不仅推广青云民生市场的旅游特色与美食文化,还同步推出系列暖心服务,包括行李临时存放、路线咨询指引、景点拍照打卡等,让游客感受“烟火柳州”的温度。
如今,青云民生市场成为许多游客抵达柳州游玩的第一站,旅游人气十分火爆,高峰期单日客流量超万人。某社交平台上,市场的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3000多万,形成“没逛过青云民生市场,别说你来过柳州!”的热门效应。
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与互动体验,增设更多美食打卡、非遗体验等互动项目。同时强化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与商户诚信经营,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效口碑”,让青云民生市场成为柳州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03
山水之间藏烟火
桂林黑山早市
地址:象山区环城西一路206号
游玩建议:黑山早市是桂林本地人的心头好,早上8时到9时是最佳打卡时间。
桂林黑山早市。桂林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琳 摄
“打卡完象鼻山,再来逛不远处的黑山早市,能充分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在社交平台上,网友“猫猫不听话”的桂林旅游攻略刚一发出,评论区就热闹了起来。“二两桂林米粉,好吃又划算”“为了这口糯叽叽的马蹄糕,我愿意早起两小时”……留言里,晒图的、点赞的、求地址的,让这座藏在漓江峰林间的早市,藏不住了。
在某消费点评网站上,黑山早市稳稳占据“桂林集市好评榜”“桂林购物好评榜”双榜首,4.8分的高分(满分5分)、超7100人次收藏,让它成了游客口中“来桂林必打卡的隐藏款”。而在某社交平台上,“桂林黑山早市”的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达250万,不少网友直言:“为了去这个早市,我在桂林多待了1天!”
黑山早市位于桂林市象山区环城西一路,毗邻桂林园林植物园,与桂林火车站相隔仅1公里,距离象鼻山景区不过10分钟车程。“早起先来早市嗦碗米粉,再去逛公园,晚点游漓江,这趟来得太值!”游客覃先生的行程表里,把早市当作解锁桂林的第一站,山水与烟火,一天就能配齐。
桂林黑山早市的米粉摊很有人气。桂林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振翔 摄
桂林黑山早市的腊肉摊。戴昕明 摄
“老板,二两米粉加卤蛋!”嗦一口桂林米粉满嘴生津;铁板烤鸭摊前,年轻游客举着手机拍摄,“这真是香迷糊了”;“桂林腐乳买这个牌子,我们本地人都爱!”酱料摊前,摊主用带着桂柳话口音的普通话给游客推荐特产。
如今在黑山早市里,可以看到背着相机的游客和拎着菜篮的本地人并肩而行,可以听到各地方言与桂林话交融。“有人说,桂林的美在山水。可来了黑山早市才懂,桂林的魂在烟火。”旅游博主袁先生认为,桂林的美好从来不是刻意营造的“网红打卡点”,而是像黑山早市一般,将市井烟火与山水灵秀自然交融。
为了接住这份“网红热度”,市场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逐步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便民服务。“我们希望让游客既能体验到地道的市井文化,又能享受到安全舒适的环境。”市场有关管理人员的话,道出了早市的“小心思”。
04
特色海味香四溢
北海贵州路海鲜市场
地址:海城区贵州路45号
游玩建议:市场采取“现买现加工”的模式,“足斤足两+明码标价”,晚上7时,市场迎来客流高峰。
北海贵州路市场,消费者购买海鲜。北海市贵州路市场管理处供图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北海贵州路海鲜市场渐次热闹起来——海鲜售卖区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海鲜加工区香气四溢、座无虚席。
“趁着开海季,特地带孩子来北海实现‘海鲜自由’!”甘肃游客杨女士说,“这里的海鲜品种齐全、特别新鲜,买来现加工,划算又鲜美。”
北海贵州路海鲜市场建于1997年,地处市中心,是当地市民和游客选购生鲜的重要场所。
“市场的特色在于海鲜种类丰富、价格实惠,加工环节透明规范。”市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张迎英告诉记者,消费者可以通过明厨亮灶实时查看加工过程,市场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的模式,真正让市民和游客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北海贵州路市场,消费者购买海鲜。 北海市贵州路市场管理处供图
消费者在贵州路市场就餐。北海市贵州路市场管理处供图
“我们从内地来,对挑海鲜一窍不通,加工店老板贴心帮我们选好几只大虾和一些贝类,还能现场看着加工,吃起来特别安心。”初次到访市场的游客张先生一边品尝着刚出锅的海鲜,一边赞不绝口。
近年来,借助短视频等网络传播效应,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分享在选购海鲜和用餐的体验,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体验北海市井文化和“海鲜自由”的热门打卡地。
“今年以来,市场客流量保持稳步增长,日常淡季日均客流量约5000人次,寒暑假期间可达8000人次,法定节假日单日客流量超1万人次。”张迎英表示,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带动下,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消费,海鲜加工及农副产品销售等旅游相关收入也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市场内一家海鲜加工店的老板陈先生说:“我在这里经营了26年,最初卖米粉,后来转行做海鲜加工,现在日均能接待140—150桌客人。”
顾客在海鲜加工店前排队拿号。图源北海日报
“红马甲”正在热情指引顾客。图源北海日报
目前,市场共有25家海鲜加工商铺。为方便游客识别,市场为商户统一配备了40余件印有“海鲜加工”字样的红马甲,同时设立了公平秤,配套服务人员,确保诚信经营,为游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下一步,北海将持续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品质化与文旅融合,让升腾的市井烟火气转化为更具特色的旅游吸引力,为滨海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观点
菜市场旅游给游客带来情感共鸣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龚本海认为,菜市场旅游是城市微旅行的典型细分形态,体现出城市旅游去景区化和回归日常的倾向。而菜市场作为本地居民高频接触的“生活枢纽”,承载着稳定的在地习俗、饮食偏好与社区记忆,能为游客提供传统景点难以替代的深度文化感知。
“菜市场旅游打破了游客和居民的壁垒,打破了观光与生活的界限,为游客提供‘进入本地生活’的深度体验,给游客带来更强的认知提升和情感共鸣。”在龚本海看来,菜市场旅游有望成为推动城市深度旅游发展的重要“文化转向”,为旅游目的地提供差异化的体验竞争力。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合作,持续推动菜市场旅游的培育与升级,结合地域特色对市场进行“微改造”,让游客能在菜市场的烟火气里触摸八桂生活的温度,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报纸版面截图。
来源丨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盘生 通讯员 李志雄
【转载请注明来源广西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