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选不对,伤膝伤脚伤关节!这6种鞋少穿→

来源: 桂林疾控 2025-07-04 09:49:26 我来说说 阅读

  走路多了脚疼、膝盖疼

  可能是鞋子没选对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

  如何增强小腿和足部肌肉力量?

  一起了解

  ↓↓↓

  这些鞋伤膝伤脚伤关节

  你穿过吗?

  1.厚底鞋

  厚底鞋会导致脚部对地面的感知能力下降,在不平的地面行走时,容易出现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活动受限,进而引发膝关节疼痛。

  2.硬底鞋

  如果鞋底过硬、不易弯曲,会妨碍跖趾关节活动,使前足不能顺利完成推进动作,膝关节承受的应力将增大,从而出现疼痛。

  3.布鞋

  布鞋虽然很轻便,但鞋底太软,缺乏缓冲作用,所以不建议老年人穿。

  4.高跟鞋

  穿高跟鞋会增加大脚趾的压力,导致拇外翻,同时也会增加膝盖的压力,引发膝盖疼痛。

  5.人字拖

  人字拖的鞋底又平又薄,减震能力差,走路时需要用脚趾紧紧夹住拖鞋,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足跟、足弓和足趾的慢性损伤。

  另外,穿人字拖走路时,人会不由自主地保持身体重心前倾,时间一长,膝盖和腰部脊椎都会疼痛。

  6.碳板跑鞋

  碳板跑鞋的核心创新在于足底嵌入了一块碳纤维板,这种设计旨在借助碳纤维板的刚性,为跑步者提供额外的推进力,同时减少小腿肌肉在跑步过程中的负荷,进而提升跑步的速度和效率。

  然而,碳板跑鞋在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普通跑鞋允许足弓适度弯曲,从而分散应力;而碳板跑鞋可能产生“跷跷板效应”,使前脚掌和足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并且可能限制足底筋膜的自然伸展。

  如果长期高频使用碳板跑鞋,脚底板会持续处于紧绷状态,容易引发微损伤。当这些微损伤不断累积,便可能引发各种问题。比如连续进行高强度训练且休息不足,损伤就会逐渐累积,最终引发炎症反应。

  怎样选出

  走路不累脚的鞋?

  选鞋时将鞋尖和鞋跟对折,如果折弯点在鞋底前1/3,对足弓会起到非常好的支撑作用,鞋前侧的柔软度可以允许脚趾自由活动,不至于长时间走路出现劳累。

  如果鞋的折弯点在正中间,也就是足弓的位置,这种鞋对足弓没有支撑作用,容易导致崴脚。

  如果鞋底特别硬不能折弯,这种鞋穿起来会特别累,脚趾不能自由活动,长时间走路会特别疲劳。

  不同人群

  如何选择适合的鞋?

  1跑步爱好者

  对于日常慢跑,建议选择支撑性和灵活性更好的训练鞋,以减少足部受伤的可能性。

  2拇外翻人群

  前端不要太窄,鞋底不要太软,鞋跟高度在2~3厘米。

  3容易崴脚的人群

  选择高帮鞋,对脚踝有一定的保护和稳定作用。

  4扁平足人群

  应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鞋底不宜过软,建议选择系带款式,稳定性更强。

  5老年人

  人在衰老时,足部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易出现足弓塌陷。建议选择符合这些特点的运动鞋:

  ①合脚:前端预留0.5~1cm空间(约一指宽),鞋子前端不宜过窄,确保脚趾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②防滑:鞋底以天然橡胶为首选。

  ③减震:按压鞋底,鞋底有一定形变后能回弹。

  ④支撑:站立时双脚向左右两侧翻一翻,测试鞋子的稳定度。如果脚踝部分很容易翻过去,建议不要购买。

  解锁正确的

  健步走和跑步姿势

  1

  健步走

正确健步走的要点:

  ①步幅比正常步态多出一脚的距离。

  ②频率在每分钟120步左右。

  ③步态要稳,脚部不要出现“内八”或“外八”。

  2

  跑步

正确跑步的要点:

  ①跑前热身:蹲起10~15个,高抬腿10~15个,再加1组原地跑,激活身体。

  ②跑步过程中:身体略微前倾,重心不要过度前移,两腿交替有节律摆动,在蹬起的过程中另一条腿完成交替。当脚落地时,应当有顺次地由脚后跟到脚尖落地,增加缓冲。

  ③跑后拉伸:在跑步后,应做一些拉伸类动作,如压腿等,放松下肢肌肉。

  如何增强

  小腿和足部肌肉力量?

图片来源:《生活圈》

  日常多留意选鞋的技巧

  结合自身需求挑选

  让每一步都走得轻松自在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来源:广西疾控、央视一套、《生活圈》、

  人民网科普


责任编辑:李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