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县苏桥镇人大:扎根基层担使命 架好民意“连心桥”

来源: 桂林生活网 2025-05-27 16:14:12 我来说说 阅读


人大代表在永福县苏桥工业园区内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协调企业的经济纠纷。侯秦浩

  永福县苏桥镇人大以“联络站+矛调中心+产业服务”多维发力,将履职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入驻矛盾调解中心,编织矛盾化解“一张网”。走进苏桥镇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人大代表接待岗” 的标识格外醒目。近年来,镇人大创新“联络站+矛调中心”融合模式,选派18名来自村(社区)、企业、农业一线的人大代表常驻入驻,构建起镇、村“中心+点+岗”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在良村村试点先行的基础上,9个村(社区)同步推进代表入驻村级矛调中心,形成“小事在网格解决、难事在村级化解、复杂问题镇级联动”的分层治理格局。镇人大推行“三时三岗”工作机制:工作日常驻接访“不打烊”,选民接待日定时坐班“不断档”,线上预约随时约岗“不掉线”。通过亮明代表身份、公开联系方式,群众可通过导诉台、电话、“智慧人大”等渠道 “点单”,实现 “有话跟代表讲、有结找代表解、有难找代表帮”。2025年以来,代表们累计参与调解征地拆迁、婚姻家庭、劳资纠纷等矛盾 26 起,调处成功率达 97%,让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

  赋能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作为工业重镇与农业特色镇,苏桥镇人大紧扣“新型工业重镇、文化靓丽新城、富裕和谐家园”发展目标,搭建“代表+产业+农户”服务平台,助力罗汉果、枇杷、杨梅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罗汉果科技示范园,人大代表牵头引进高校技术团队,推广智能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动亩均产值提升15%;针对企业用工难题,代表们深入村屯宣传招工政策,促成 6000 余名本地群众就近入职比亚迪、领益制造等企业,实现 “家门口就业”。在良村村,代表们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人大代表”模式,组织罗汉果种植技术培训,定期举办2场次专题讲座,覆盖农户 500余人次,推广“稻+菜”“稻+药”轮作模式,带动 1500 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代表们懂技术、会经营,跟着他们干,咱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种植户黄大叔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共同心声。

  下沉民生一线,当好群众需求“贴心人”。从矛盾调解的“前沿阵地”到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产业发展的“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的“生产一线”,苏桥镇人大用实干践行为民初心。如今,全镇9个村(社区)联络站、1个工业园区联络站已成为群众“说事、议事、成事”的主阵地,累计接待选民35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90余件,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代表的履职就延伸到哪里。”苏桥镇人大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架稳党群“连心桥”,让每一份民意都有回应,每一个诉求都被重视,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书写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温暖答卷。(侯秦浩 刘玉婷)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