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老年大学正成为众多老年人追求精神富足、享受多彩生活的新天地。近日,记者走进灵川县老年大学,深入探寻老人们在这里开启的别样学习之旅,感受传统特色课程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的全新活力。
清晨的县老年大学内,书法教室墨香氤氲,银发学员们屏息凝神,笔走龙蛇,宣纸上跃动着千年翰墨的风骨;而拳剑班的学员衣袂翩跹,拳势在方寸间划出刚柔并济的弧线,宛若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卷。与此同时,旗袍班的学员正踩着《茉莉花》的旋律优雅踱步,音乐教室传来《映山红》的合唱声……这座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老年学府,通过书法、旗袍、声乐、拳剑等特色课程,为银发族打造出“动静相宜”的文化养老新图景,更在银发经济浪潮中激荡出创新活力。
“退休后就一直想重拾书法,在老年大学能跟着老师系统学习,还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感觉生活特别有滋味。”退休居民秦阿姨说。
据了解,灵川县老年大学自2001年开办以来,始终聚焦新时代老年人的文化养老需求,顺应离退休老人继续教育时代发展需要,持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品质,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了老年学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今年春季学期招收了大概260名学员。”灵川县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王骥良说,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退休后能够继续学习、交友,实现自我价值。“接下来学校还将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
从墨香书韵到剑影琴声,从旗袍摇曳到歌声悠扬,老年大学以文化为纽带,重新定义“老有所学”的内涵。当银发学子在宣纸上挥毫、在舞台上绽放、在拳风流转中强健体魄,这场关于“优雅老去”的实践,不仅点亮了万千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更勾勒出银发经济与社会价值共生的创新路径。
“文化养老不是简单的兴趣培养,而是让长者获得尊严感与价值感。未来我们将推动老年大学与社区、企业深度联动,打造“课程—展示—服务—消费”闭环,让银发族的“精神刚需”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老年大学校长唐美姣表示。
通讯员 阳海翔 秦文宇/文 阳海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