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女子体内查出近百颗结石……医生提醒:这个习惯很多人都有

来源: 广州日报 2025-05-23 10:04:19 我来说说 阅读

  5月22日,

  据媒体报道,

  长期不吃早饭、经常吃宵夜,

  福建40岁的张女士(化名)

  胆囊里竟塞满了95颗结石!

  女子长期不吃早饭,胆囊里长满结石

  “就像开盲盒开到水晶矿洞!”医院手术室里,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张医师从张女士胆囊取出第95颗结石时,连见惯场面的他都震惊了。

图片

  “经常感觉肚子不太舒服,没想到是胆囊结石的原因。”张女士聊起自己的生活作息时说,她平时工作晚班偏多,十年间养成独特生物钟:夜里下班后必约姐妹一起宵夜,吃烧烤。加上她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睡到中午,直接跳过早餐开启 “早午餐”。

  这种“夜间加油站 + 晨间断供”模式,让她的胆囊陷入恶性循环:宵夜中的高脂食物迫使胆囊超负荷分泌胆汁,晨间断食又导致胆汁过度淤积,最终胆固醇结晶如滚雪球般积累。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石头,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张勇提醒,饮食不规律人群胆结石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种多发性结石具有极高危险性,就像装满碎石的水气球,随时可能引发胆管梗阻或急性胰腺炎

▲患者体内的结石

  张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

  医生表示,近年接诊患者中,年轻群体患胆囊结石的人数越来越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许多年轻人选择“省略”早餐,

  甚至长期不吃早餐,

  这种不良习惯恰恰成为胆囊结石的“温床”。

  为什么不吃早饭会影响胆囊健康?

  医生介绍,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需要消化食物时,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夜间胆囊持续存储胆汁,如果早上不进食,胆汁就无法排出,在胆囊内不断浓缩,到一定程度,会析出晶体附着在胆囊壁上,这些结晶日积月累地沉积,逐渐变成了胆囊结石。

  医生:最好6到8点吃早餐

  医生建议,最好在早晨6到8点进食早餐。如果因为工作等原因,难以在6-8点进食早餐的话,哪怕喝一杯水,也有较大帮助。

  医生还提到,胆囊结石成因复杂,除了不吃早餐,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以及肥胖、久坐等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患胆囊结石的风险。胆囊结石预防胜过治疗,按时吃早餐,饮食上做到少油、少胆固醇、不过量摄入食物,再结合运动,能较好地预防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高发人群

  女性:雌激素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瘀滞,促发结石形成。而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更高。因此较男性更易患胆固醇结石,胆囊结石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饮食不规律及肥胖者:饮食偏荤喜甜者,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促使结石形成。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活动较少,易发生胆囊结石,肥胖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约5倍。

  年长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多发于40~60岁。

  长期少运动和久坐习惯人群:人进食后胆汁分泌量增加,而久坐容易胃肠道蠕动减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导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如何保持胆囊健康?

  拒绝油腻

  少喝酒,多饮水

  戒酒可减少对胆囊的不良刺激。

  按时吃饭

  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按时进餐,可通过促进胆囊排空,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

  合理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但减重应循序渐进(<1.5kg/月 ),因热量摄入极低或减肥手术而快速减重者每日摄入脂肪不应低于7g~10g,以确保胆囊收缩和胆汁循环功能良好。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平常要注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减少身体肥胖的现象,避免出现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

  特别提醒

  ●体检发现胆泥沉积即需干预;

  ●每年至少1次肝胆彩超检查;

  ●突发右上腹痛应立即就医。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福建卫生报、广州日报此前报道


责任编辑: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