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娟
□本报记者陈娟 文/摄
在灵川县甘棠村的田埂上、厂房边、院落里,常常能看见一个脚步匆匆的身影,她就是桂林市第六届人大代表、甘棠村党委书记何春娟。扎根基层多年,她靠招商盘活乡村经济,用实干解决百姓难题,把曾经的普通村落变成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示范村。
过去的甘棠村,土地零散、产业薄弱。何春娟盯上了村里毗邻城区、背靠园区的优势,提出“筑巢引凤”的办法。她带着村干部跑企业、谈项目,帮着协调土地流转、水电安装、招工用工等“麻烦事”。如今,村里引来10多家企业落户,年产值超过5亿元,1000多个岗位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村民赵大姐在园区上班后很是满意:“每月能挣三四千,再也不用撇下孩子去外地打工了!”
除了引企业,何春娟心里最放不下的是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前几年,亭子头等几个村民小组喝水难,她忙前忙后争取到项目,又带着大家铺管道、建水池,最终让2600名村民喝上了干净水。哪家老人行动不便,哪家孩子上学有困难,她比自家事还上心。这五年,她帮着村里筹了10多万元物资资金,慰问困难群众,还带着党员、乡贤组建了“民生110”服务队,24小时接听群众电话。修道路、代办医保、建文化室……200多件“麻烦事”,她件件盯着办。村民王大姐指着新盖的文化室说:“现在日子好了,就盼着有个热闹地儿。春娟代表带着人忙前忙后,真是办到咱们心坎里了!”
如今的甘棠村,厂房整齐,院落干净,文化广场上天天有广场舞活动。站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前,何春娟说得实在:“只要乡亲们日子过得红火,我多跑几趟路不算什么。”从引项目到解民忧,何春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大家看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