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港澳青少年桂林研学基地
激发世界级旅游城市释放青春活力
□桂林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
▲政协委员李晟发言
研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旅游模式,是区域影响力、吸引力和消费力的具体表现。当前桂林研学旅行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奖补措施。制定桂林研学旅游管理条例等法规,设立专门的研学旅游发展基金,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的经费保障机制,为各大酒店、院校提供专项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降低旅游企业经营成本。
二是创新课程设计,打造高质量研学旅游产品。整合“三月三”等民族文化元素,以传统村落、民俗博物馆等场景开发沉浸式研学,打造我国“民族团结一家亲”研学旅行的“桂林示范”。
三是加强研学基地建设管理,延伸研学旅游产业链。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景区及社会组织统筹资源和力量,以研学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研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及经济发展。
四是利用好桂林山水甲天下等“金字招牌”,拓展宣传和人文交流渠道。针对东盟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专题营销,将研学旅游打造成为重点外宣品牌;深化人文等领域交流,以推动东盟青少年来桂学习为契机,推动中国—东盟研学教育交流合作。
五是建立健全服务和监管体系,推动研学旅游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完善研学旅游的服务标准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构建有效的多重防控机制,确保研学旅行安全、有序、优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