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灵川县大境瑶族乡灯明村村民梁九英和家人早早起床,这一天,他们要准备斋茶招待客人。在灯明村,无论是离家多年的游子还是前来拜年的客人,过年来村里,进门第一件事便是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斋茶。这碗斋茶,暖胃更暖心。
据了解,大境瑶族乡的斋茶,因煮茶汤时不放油而得名,是瑶乡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美食。村民们将高山红茶、紫苏叶、生姜、大蒜、干辣椒、干香菇等特色食材放入锅中慢煮,再搭配炒米、花生、玉米和葱花等,制成一碗香气四溢的特色茶饮。这种茶不仅滋味独特,还兼具提神醒脑、驱寒散湿的功效。
梁九英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熬斋茶,家人从田间地头回来或外出归家,都会围坐在小桌旁,喝一碗香醇的斋茶。大境瑶族乡地处山区,常年潮湿寒冷,斋茶不仅是御寒保暖的良方,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村里老人常说:“一碗斋茶,三分感情。”斋茶不仅是乡村待客的礼仪,更是增进亲情、友情的纽带。一张小桌,几只矮凳,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拉家常,茶香萦绕间,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不仅如此,过年招待来拜年的亲友,无论对方是否吃过饭,主人家一定会先端上一碗斋茶热情招待。有的客人一天要走七八户人家,那就得喝上七八碗茶。而斋茶喝多了不会觉得腻,反倒觉得越喝越香。这种招待方式早已成为瑶乡特有的民俗文化。
“喝斋茶有独特的讲究,本地人喝茶是不用勺子或筷子的,而是拿着碗轻轻旋转,再一口一口喝下茶汤,喝完后碗里不留残渣。”梁九英一边搅拌锅里的茶汤一边笑着说。她说,过去物质匮乏,喝斋茶时炒米花只能放上一小勺,几粒米花漂在碗里像“蚂蚁过江”,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多加炒米、花生和炒玉米。
在采访中,梁九英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斋茶的制作过程,从挑选原材料到熬煮茶汤,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大境百姓的饮食智慧:每年谷雨时节,村民们上山采摘新茶,用传统工艺制成高山红茶;煮茶所需的紫苏叶则在春夏季节晾晒后密封保存,煮茶时可以增香;香菇也要用大境本地产的香菇。
煮斋茶时,先添水进锅,水煮温后,舀上一大碗温水,放入茶叶焯一焯,滤掉灰尘。然后把拍裂的生姜、大蒜以及干紫苏、干香菇一起倒进锅里,加满水继续煮。喜欢吃辣的话,可以在茶水烧开后放两三个干辣椒。
斋茶的配料有炒米花、炒玉米、炒花生、葱花。炒米花也是一门技术活,要将干糯米炒得焦香四溢,必须掌握好火候,火太小了炒不出米花,火太大了米花又容易炒焦。
春节临近,灯明村逐渐热闹起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斋茶香味弥漫在整个村庄。这一天,在梁九英的家里,客人们围坐在老屋客厅的小桌子边,端着碗大口喝着斋茶,欢声笑语与茶香交织在一起,传递着浓浓的年味与亲情。一碗斋茶,温暖的不仅是身体,更是游子的归家之心;一碗斋茶,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文化,也凝聚着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记者李贝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