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特别报道 温暖故事】来听听老人们亲历的暖心事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4-10-11 10:39:18 我来说说 阅读

  敬老爱老的温馨场面 每天都在这座城市出现

  来听听老人们亲历的暖心事

  


  ↑解东社区工作人员给覃健炜送上重阳节礼物。   记者谭熙 摄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承载着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护,更是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敬老故事,社区工作人员贴心帮助困难家庭、志愿者上门为老人开展便民服务、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手把手教老人操作智能手机……这些小事都能让老年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温暖。

  今天是重阳节,来听听老年人亲身经历的敬老暖心故事吧。

  “住在这里有福气,他们个个都对我很好”

  “覃阿姨,重阳节快到了,我们给你准备了一份小心意。”10月9日,家住解东社区的覃健炜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听到这样的话语,心里暖暖的。她连忙回应说:“你们总是惦记着我,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覃健炜今年72岁,十年前,她儿子患病了,家庭生活遇到困难。“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我家里的情况后,总把我放在心上,逢年过节会来关心我。”

  去年11月,覃健炜因为中风,先后在医院、疗养院住了好几个月才回家休养。“那时我左手、左脚仍不能太用力,上下楼都很困难。”覃健炜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上门看望,并决定以后“送菜上门”。

  从那时开始,每隔一天,覃健炜都会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问她想吃什么菜,他们帮她买。“我觉得不太好意思,他们那么忙,还要操心我的事。但他们总是让我放宽心,有需要就跟他们说,他们会想办法帮我。”

  在覃健炜看来,社区工作人员把她当成了家里人,把她的事当成了家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及时把问题解决。每次跟朋友或邻居说起社区给自己的帮助,覃健炜总眼含热泪。

  解东社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覃阿姨是他们社区的热心人,以前社区有志愿活动,她总积极参加,“现在覃阿姨需要我们,我们也要尽绵薄之力。”

  “住在这里有福气,他们个个都对我很好,我特别感激。”覃健炜说。

  “公交车上让座,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10月9日上午,记者搭乘k2路公交车从世纪东路站到普陀路站,沿路看到很多年轻人为老年人让座。在金山广场西口站,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上车。这时,一位小伙子迅速起身,把座位让给了老人,老人连连道谢,缓缓落座。在金山广场站,一位怀抱孩子的妇女上车,又有一位热心乘客让出座位。

  家住临桂区致和社区的刘炳芳老人告诉记者,经常有人在公交车上给她让座,她感受到了这份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关爱。10月6日,刘炳芳从临桂区两江镇搭乘公交车前往致和社区。由于人比较多,她上车时没有空座位了,但刚走到车厢中间,就有一个女孩起身让座。“我是年轻人,站一下没事的。”女孩说。刘炳芳感到很温暖,下车的时候又特意向那个女孩表达了谢意。“公交车上让座,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刘炳芳告诉记者,经常遇到年轻人让座,她真切感受到了敬老爱老的氛围。

  今年64岁的陶克秀也多次有过被让座的经历。她说,有时候出行碰到下班高峰,但很多年轻人看见她站着,赶紧起身让座。陶克秀说,她现在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出行,也省得年轻人给她让座。不只是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有的老年人也会给年纪更大的人让座。陶克秀自己也是尊老爱老的践行者。她觉得座位要让给更加需要的人,看到年纪更大的老年人或者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她会主动让座。

  让座看似一件小事,但却是一股暖流,温暖了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文明画卷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看到志愿者我就开心,特别喜欢跟他们聊天”

  今年77岁的黄玉娟住在榕荫路2号的秀峰区铭风源星光老年公寓,每天的生活特别规律,早睡早起、按时三餐,其他时间一般就在房间里听听老歌,看看电视。

  每隔一段时间,老年公寓都会来一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会陪黄玉娟和其他老人聊天,也会帮忙搞卫生,遇到节日还会一起包饺子、汤圆、粽子,气氛非常好。

  “这些志愿者来了,不管做什么,都能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敬老之心。”黄玉娟说,志愿者给她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让她特别开心。

  黄玉娟平时喜欢跟年轻人聊天,志愿者一来,她会“故意”把志愿者拉到一边,跟他们聊起天来。她喜欢听年轻的志愿者说他们喜欢的事,也会跟着学一些当下流行的词语。

  “我也会跟他们说我的故事。”在黄玉娟看来,志愿者们走进老年公寓,是表达敬老、爱老、尊老的一种方式,她希望通过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他们有一点点帮助。

  住在老年公寓这些年,黄玉娟遇到了很多志愿者,有的只有一面之缘,有的非常熟悉。“你看那位美女就是社区的志愿者,她经常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来,我很喜欢跟她聊天,只要看到她总能说上好一阵子。”黄玉娟说。

  记者看到,黄玉娟在跟榕湖社区、百梓社区的志愿者聊天时,脸上总是笑呵呵的。说到之前一起包汤圆的高兴事时,黄玉娟唱起了“卖汤圆”的童谣,还说,“现在可买不到三毛钱一碗的汤圆了。”黄玉娟幽默的话语引得志愿者大笑起来。

  志愿者准备离开的时候,黄玉娟将他们送到了老年公寓的门口,边挥手边唱着“你莫走……”

  “看到志愿者我就开心,特别喜欢跟他们聊天。”黄玉娟说,她盼着志愿者的到来,志愿者给她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很多精彩和快乐。

  


  ↑黄玉娟跟志愿者聊天。 记者谭熙 摄

  


  ↑志愿者帮任福周和老伴拍婚纱照。    记者谭熙 摄

  


  ↑志愿者给刘瑞华奶奶剪头发。    记者石艳红 摄

  “很多人在帮我们缩小‘数字鸿沟’”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智能手机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则是一道“数字鸿沟”,他们使用起来并不熟练,消费、联络亲友并不方便。不过,因为对老年人的关爱,很多年轻人正在帮助这些老年人缩小“数字鸿沟”。

  几天前,家住七星区汇景东城小区的蒋述鸾和老伴就在小区附近的一家超市感受到了来自年轻人的热情。蒋述鸾老伴的原单位发了一张150元的电子代金券,但他们并不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这张代金券,更不知道如何使用,就前往超市询问。“营业员不仅耐心地教我们一步步操作,还帮我们兑换了150元的商品。要不是有这个营业员,我们根本就摸不到‘门道’。”蒋述鸾说。

  不仅是这一家超市的营业员,很多年轻人会主动教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蒋述鸾有一次去景区玩,入门处要扫预约码,但她忘记了在哪里找预约码,刚好旁边暂时没有工作人员,旁边一个女孩子便热心地上前询问,并仔细教她如何在手机上操作。扫码进园以后,这个女孩子没等她道谢就走了,她觉得特别暖心。“很多人在帮我们缩小‘数字鸿沟’。”蒋述鸾说。

  同住在汇景东城小区的马奶奶今年85岁了,她的通信工具是随身携带的老人机。不久前,她的老人机没有话费也没有电了,她以为是坏了,就拿到小区附近的手机店修理。店员告诉她没坏,给她充上电,还帮忙交了50元话费。刘奶奶说:“我平时自己住,对手机的使用不是特别懂,就靠这些年轻人帮我了。有时候,打电话找他们帮忙,他们也很乐意帮我。”

  蒋述鸾阿姨和马奶奶遇到年轻人帮助的事并不是个例。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老年人都存在使用手机的困难,但只要一问年轻人,他们都会得到耐心的帮助。

  “感谢志愿者为我们记录美好时光”

  “叔叔阿姨,你们看着对方。”“叔叔阿姨,你们俩手牵着手慢慢往前走。”……10日下午,在东二环路旁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宿舍区,年过八旬的任福周和老伴正在七星区东江街道办汇通社区和时光印象美学摄影馆志愿者的指导下拍摄合影。

  任福周穿上西装、系上领带,老伴则穿上了洁白的婚纱。“这是我老伴第一次穿婚纱,很美。”任福周告诉记者,他和老伴结婚已经61年了。结婚的时候,两人穿着当时家里最好的衣服在照相馆拍了一张结婚照。“那时经济条件不好,为了省钱,只在照相馆洗了一张照片。多年以后,我才拿着底片洗了好几张,用来留念和珍藏。”

  听说社区和志愿者在重阳节前开展“幸福中国年·乐享重阳”摄影活动,要给老人拍照片,任福周下午一点多就跟老伴来到现场了,“没想到我们排到了一号。”

  志愿者给任福周的老伴化妆并换上了婚纱。看到老伴穿着婚纱向自己走来,任福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们结婚时仪式很简单,现在算是弥补以前的遗憾了。”

  随后,两位老人跟着志愿者来到室外拍摄场地。任福周的感触很深:“这里的树木都是几十年前我和同事种的,如今已长大了。这条路是我们每天都走的,能在这里拍上迟来的婚纱照,也算是我们六十多年婚姻的见证了。”任福周说。

  任福周说,这些年他和老伴的合影很少。在他60岁那年,也是志愿者给他们拍了一张非常有意义的合影,今年又是志愿者记录下他们的美好时刻。

  更值得他们高兴的事,大儿子恰巧从国外回来了,志愿者还给他们拍摄了一组全家福。“这些照片我都要洗出来摆在家里,天天看着。真是太感谢志愿者了,他们惦记着我们这些老人家。感谢志愿者为我们记录美好时光。”任福周说。

  “他们把事情办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

  9月26日上午,住在汇景东城小区的刘瑞华奶奶在小区里剪了头发。这是七星区社山桥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免费剪头发是活动内容之一。“前几天,旁边小区也有帮忙剪头发的活动,但我腿脚不太好,走不远,就没有去。没想到这么快就到我们这里了,我们好开心。”刘瑞华奶奶说,她认识不少志愿者,因为他们经常来,剪得挺好的,也很有耐心。

  对于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志愿者会带着工具上楼给他们剪头发,省得他们下楼。不只是剪头发,对于老人,志愿者还会提供上门打扫服务。“他们把事情办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刘瑞华奶奶说,社区志愿者总担心老年人不方便,处处为老人着想,上门给他们办社保认证、提供家庭义诊服务,还教他们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开展老年人养生课堂,每件事都很有意义。

  刘瑞华奶奶说,自己感触比较深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几乎24小时在线,随时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有一天晚上,家里的灯坏了,物业志愿者连夜上楼来修。她还听说,有的老人半夜打电话说不舒服,志愿者连夜送来了医疗包。

  在刘瑞华奶奶身边,感受到便利的老人还有很多很多。七星区社山桥社区党委书记周翠花表示,养老无小事,只有切实将关爱老人的举措落到实处,从身体照护到精神关怀,满足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才会让每一位老年人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记者谭熙 石艳红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