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9月11日,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推进实施一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召开相关会议,总结过去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部署推进接下来的工作,让世界级旅游城市规划早日从“效果图”成为“实景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播种到收获,是长达百余天的埋头耕耘。
2023年9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桂林由此迈出了从“甲天下”到“世界级”的探索步伐。
这是一条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桂林量身擘画的升级跃迁之路,也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更是一条探索之路。按照总体要求,桂林不仅仅要按照国家所需、人民所想、桂林所长、未来所向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还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成为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突出的全国标杆。
这颗饱含厚望的“种子”,在山水间种下,一年后结出了硕果:“两个保护”交出新答卷,文旅融合取得新成效,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开放合作开辟新局面。
——我们创造了多项“首个”和“独家”:在全国地级市首创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报告》;入选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桂林市成为“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唯一获推荐城市。
——我们在创建“世界级”“国字号”上取得重大进展。桂林喀斯特成功入选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雁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龙胜大寨村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瑶族油茶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的城市有了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格局,也有世界级的“松弛感”。9处山水街巷公园、“15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休闲圈”、“15分钟旅游圈”,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主客共享,近悦远来。象鼻山、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等一批充满桂林特色、蕴含浓郁桂林味道、展示出桂林风采的“桂林经典”无愧经典之名。
如何把一条无人走过的路,走出一路生花?敢作、善为是背后的密钥。
一年来,围绕“世界级”这个命题,桂林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的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动。自治区各部门通力协作,把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视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牵引性工程。桂林市成立市委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促进局,逐项分解《规划》任务,市四家班子既挂帅又出征。全市各部门“一办十组”等单位和各县(市、区)融入大局。可以说,是540万桂林儿女的齐心协力,共同谱写了“世界级”的动人乐章。
兰章佳作,开头可见功底;宏图征程,起步决定成败。在世界级旅游城市这张徐徐展开的画卷上,桂林已经书下了第一笔重彩。接下来,全体桂林人民将在国家、自治区的领导下,坚决扛起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大政治责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全力抓好文旅融合、“两个保护”、城市品质提升等重点任务,在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力量、更见神采、更显底气、更有自信,把桂林打造成为近悦远来、心向往之、来之忘返的世界级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