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两名9岁孩童双双遇难,近期更需警惕→

来源: 南国今报 2024-06-18 10:49:20 我来说说 阅读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2024年6月16日15时42分,湖南隆回县公安局三阁司派出所接到报警,三阁司镇中洲电站下游一处水坑发生一起意外落水事件造成2人死亡。

  接警后,隆回县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和处理。经核实,死者为当地两名9岁的孩童。

  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为意外落水溺亡。为妥善处理善后事宜,隆回县三阁司镇党委政府已成立专门的善后处置组,与两名孩童的家属保持密切沟通,进行心理安抚,并就相关善后事项进行协商。目前,事件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呼吁广大家长和监护人,随着暑期的日益临近,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与教育,确保他们的安全与健康。

  此前报道

  6月16日,湖南邵阳隆回县三阁司镇发生两名孩童掉入两米水坑不幸溺亡事件。

  据附近居民介绍,水坑深约2米,长约20米,宽约20米,两名孩子落水一小时后才被发现,当时已确认死亡。

  新闻多一点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6日消息,6月15日,湖南省岳阳县毛田镇发生一起2名儿童溺亡事件。记者获悉,目前岳阳县已成立专班处置此事,目前事件善后工作正在处理中,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原因。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6月15日,湖南岳阳市岳阳县毛田镇道仁村道仁水库发生一起悲剧:一对亲兄弟在该水库溺亡,哥哥10岁,弟弟6岁。事发后,兄弟俩的家属质疑村里有人采砂截断了公路护栏,并修建便道到水库,导致悲剧发生。

  遇难兄弟的父亲16日表示,事发水域以前无便道可到水边,而且公路有护栏把水库隔开,护栏外长满杂草,人到不了水库边。“四年前,村里有人挖砂,截断公路护栏并修了便道到水库,此后该便道一直存在,并未恢复原貌,公路护栏也没有修复。”

  


  事发现场。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气温逐渐升高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近期已发生多起溺水事件

  01

  6月13日下午,在济南市鹊山龙湖湿地公园附近,一名17岁少年溺水。救援人员表示,少年和同伴租赁桨板在湖中玩时不慎落水,被水中的渔网困住。经过1个多小时的救援,少年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溺水的少年是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02

  5月13日,海南澄迈一名6岁女孩走失,家人急寻。5月14日,走失女孩已确认不幸溺水身亡。

  


  03

  5月5日,云南昆明北市区某小区,一名7岁男童在小区景观池溺水,经120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04

  5月2日,广东陆丰市一居民林某带着自己的4个孩子到居所附近的开放海滩游玩,其间一孩子不慎落水,林某和其他3名子女情急之中救援时先后落水。事发后,当地立即组织各类救援力量开展救援,以最快速度将落水5人救起,其中最先落水者陈某获救无受伤,另外4名落水者经全力抢救无效身亡。

  


  汛期已至,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游泳时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溺水后的急救措施发现儿童溺水后,我们该做些什么?

  溺水者肺部其实是没有多少水的。溺水时,人体呼吸道是有保护机制的,防止水进入呼吸道,也就是说,水进入呼吸道后会产生咽喉痉挛等,阻止呼吸进水从而导致窒息,而不是所谓的水灌满肺喘不上!

  这种时候,一切的“控水”急救都是错误的。

  儿童溺水院前急救手法:

  1.迅速让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将其平卧于地上。

  2.将溺水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里的异物,保持呼吸顺畅。

  3.大声并用力拍打溺水者,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判断其意识。

  


  最好的预防是远离危险水域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在此提醒大家

  不要让孩子去游野泳!

  不要让孩子单独离家外出玩耍!

  不要让孩子到水边玩耍!

  一定要牢记防溺水知识

  时刻提高警惕,加强防护!

  来源|中国新闻社综合

  央视新闻客户端、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首都教育


责任编辑: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