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月 通讯员梁辉
近日,正逢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的圩日。在琳琅满目的年货里,山枇杷已经摆上了摊位。也许是受降雪冰冻的影响,山枇杷外皮青一块、黄一块、乌一块,相较在初夏成熟时黄澄澄、圆滚滚的枇杷,山枇杷就显得“其貌不扬”了。
“山枇杷山里才有,一般住在山里的人才会摘它来吃。城里的超市很少有卖山枇杷的,想吃到这个,还得看天时地利。”当地人如此评价山枇杷。记者拿起一颗山枇杷尝,山枇杷的皮很厚,但很好剥开,剥开外皮,里面是淡黄的果肉,散发着枇杷的清香。咬一口,果肉算不上肥厚,但果酸味会瞬间在口腔“爆炸”,酸得人口水直流,忙不迭把果肉吞下。
其实多吃上两口山枇杷,适应了酸味,就能从酸中尝出甜,酸酸甜甜的口感颇能止渴生津,在开车疲乏或吃肉油腻时来一颗,分外提神与解腻。在三江乡,山枇杷树基本上是自然生长的,若是哪户人家屋前院后被“老天爷”“赐”了一棵山枇杷树,等到了冬季果子成熟就可用竹竿敲下来吃。即便拿到集市上卖,价格也不贵,一斤4-10元不等。
“山枇杷和枇杷一样具有药用价值,能止咳化痰、清热润肺。现在流感蔓延,很多人咳嗽,吃这个最好了。”村民告诉记者。山枇杷既可以直接吃,若是怕酸,也能泡水喝,抑或是去掉果核,将果肉和雪梨、川贝、冰糖一起炖煮熬汤,也是一款秋冬季十分滋补的养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