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界首:8万亩柑橘铺设“金黄”致富路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1-11 15:32:56 我来说说 阅读

村民在采摘绵桔。 记者刘健 摄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罗小慧

  碧玉枝柯柑桔林,开花结子未成金。何当烂熟经霜露,更约提壶一访寻。

  初冬时节,在兴安县界首镇,柑橘次第成熟,田间地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作为柑橘种植大镇,界首主要种植有南丰蜜桔、冰糖橙、绵桔、沙糖柑等多个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近8万亩,年总产量达30多万吨。

  面对庞大的柑橘产业,界首镇在如何打造成熟的产业链,并且保持柑橘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种柑橘富了两代人

  兴安县界首镇有“柑橘之乡”美誉。

  连日来的好天气,界首镇兴田村委石田村的柑橘在阳光下格外金黄。早晨七点多钟,枝头灿然的果子随风晃动,压弯的树枝底下,村民加快手中的采摘动作。约十分钟后,一筐沉甸甸的柑橘就从柑橘林中挑出,整齐码放在三轮车上。

  在兴田村民邹玉荣的推荐下,记者掰开一个绵橘,饱满的橘瓣胖乎乎的,放进嘴里汁水四溅,香甜非常。

  兴田村有1300多户村民,种植了16000亩柑橘,每家每户无一例外种植了柑橘。

  “我们村种植了绵橘、南丰蜜桔、金秋沙糖桔、甜橙、沃柑和世纪红,除了甜橙还未上市以外,其他品种都已经上市了。目前价格最好的是金秋沙糖桔,亩产能达到六七千斤,每斤价格在四元左右。”邹玉荣告诉记者,柑橘采摘从每年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平均下来,每亩的收基本上都能达到万元。

  在兴田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种柑橘富了两代人。

  “从1979年开始陆续种植柑橘,所以在打工最流行的时候,我们村都很少有人出去打工。有人种了一二十亩,一年收入十多万轻轻松松。现在你看我们村,新房子遍地都是。”说到得意处,邹玉荣脸上难掩笑容。2012年,柑橘主产区界首镇兴田村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蜜橘村”称号。

  2014年,界首镇党委、政府在兴田村创建了红色湘江柑桔产业(核心)示范区,规划面积5.7万亩,建有3000亩现代化生产示范区、湘江绿道休闲观光区、新能源精准智能高效节水灌溉区、桂北水果交易市场和大型水果包装加工、冷链物流、果园生态养殖等一批高端项目,辐射界首、湘漓两镇9个行政村,覆盖农业人口约3.5万人。

  随后,记者走访了多个村庄。沿途一片金黄,橘果飘香,“家家皆橘农”的说法得到了验证。

  “我们村大概种植了6000亩柑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每年到了采摘柑橘的时节,大家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采摘和卖柑橘,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和平村柑橘种植户老周告诉记者。

  不仅勤恳种植,界首镇的柑橘种植户们还学到了扎实的技术。近年来。界首镇与市县农科部门专家合作,先后举办柑橘管理等培训班近百期,培训3000多人次。

  “嫁接是根据芽头的数量计算工钱,从剪枝、削芽头到捆扎,我用两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我们夫妇两个最多一天的收入有1200多元。”和平村脱贫户王建平说,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初,是柑橘嫁接的最佳时期,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能挣到2万元左右的工钱。

  记者从界首镇政府了解到,该镇主要种植有南丰蜜桔、冰糖橙、绵桔、沙糖柑等多个种类,目前种植面积已近8万亩,年总产量达30多万吨,惠及8000多农户,柑橘成为了界首镇特色农业产业,确保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串起“甜蜜产业链”

  柑橘产业是兴安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做好柑橘销售工作对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过,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需要及时进行指导,避免“野蛮生长”的局面发生。

  对界首镇来说,柑橘产业链的延伸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刚需”。

  上午十点,百里水果交易市场周边停满了全国各地牌照的大挂车。市场内,说话声、卸果声此起彼伏,果农和收购商在一阵阵喧哗中一阵比划,最终在双方满意的笑容中达成生意。

  “这个交易市场最初只是个马路市场,但界首名声越来越大以后,这里渐渐就成了大家都乐意前来的交易场所。后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起来了,政府也介入市场管理,现在每天交易约100万斤到200万斤之间。”

  记者从界首镇政府了解到,近年来,该镇发挥连接国道周围三条公路的地理优势,成功打造了红色湘江蜜桔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完善了广西最大的柑橘交易市场,目前有100多家加工柑橘的水果加工厂、冷链物流公司进驻交易市场。

  从兴安驾车沿国道行驶,林林总总的打蜡厂看得人眼花缭乱。得益于柑橘产业的繁荣,界首镇有近60家打蜡厂,今年亦新开张了10家。

  交易市场斜对面的鸿图果业已经经营了十年,经营者胡建平在2019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打蜡厂。用他的话说,记者去的“时机”刚好,不然想见他一面都是“奢望”。

  胡建平所言不虚。收果、洗果、分级、打包……记者看到,打蜡厂内有10多个工人,每个人身边都有“成山”的柑橘需要处理。“现在一天要加工5万斤柑橘。最多的时候我这里要40个工人,一天能加工14万斤。委托我们加工的老板来自全国各地,云南、贵州、四川和广东最多。”

  此外,记者从界首镇政府了解到,该镇还在不断探索发展柑橘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全方位擦亮“兴安蜜桔”品牌,真正把柑橘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今年11月10日,兴安县2023年柑橘出口中亚地区专车首发暨海关备案颁证仪式在县工业园区果多丰桔利库农柑橘交易中心举行。桂林兴安县界首镇柑橘专业合作社、桂林桔利库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企业获颁出境水果果园和水果包装厂注册登记证书。此次柑橘出口收到来自中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客商100货柜、250万公斤共计500万美元的柑橘出口贸易订单。

  此次柑橘出口贸易订单不仅填补了兴安县柑橘出境备案的空白,开启了兴安县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新征程,也意味着包括界首柑橘在内的兴安柑橘走向了全新的局面。

  探索柑橘产业健康发展之路

  客观来说,和其他水果产业一样,柑橘产业并非可以免疫“危机”。

  随着橘园、橘农越来越多,部分品种的柑橘已经存在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已经成为趋势。此外,果园失管现象和黄龙病虫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基于这种情况,界首镇一直保持着“创新”的传统,主动探索柑橘产业健康发展之路,并做出有益尝试。

  “根据市场选择品种,我们一直在不断尝试,并且预见性地指导村民进行品种更换、升级。所以整个界首的柑橘产业目前仍然保持着良性发展。”界首镇党委书记王杰表示,通过建设“田间大课堂”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心,界首镇以培训中心+多个田间实操试验基地创新农业产业“产、学、研、推”一体化发展,构建“专家教授送专业课、技术骨干传经验课、田间学习上实践课”的“三维教学模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技能,严格培育和认定高素质农民。

  此外,该镇还建设起乡村振兴产业赋能柑橘生态种植实操试验基地,在界首镇红色湘江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自治区四星级)范围内建设200亩优良品种柑橘示范园,开展柑橘种植带动帮扶行动,打造订单农业和农资供应链平台,在技术引进、风险预警、种植生产、电商创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提供平台资源,解决生产销售各环节中的问题,巩固柑橘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我们还以提升柑橘品质为出发点,以土壤改良为切入点,以提高群众收入为落脚点,成立了界首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数字生活试验室,分别为宝峰柑橘种植示范点、兴田柑橘种植示范点。”界首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朱锡铭说,预计进行土壤改良后,柑橘产量、品质将有效提升,增强柑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界首镇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力打造融合自然风光、乡村旅游与现代城市元素的生态田园式柑橘特色农业强镇,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再添新动力。”王杰表示。


责任编辑:曹榕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