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镇大苏村:“党建+人大”融合履职 “代种代养”模式促脱贫户增收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3-12-13 16:12:45 我来说说 阅读

收割机在大苏村收割晚稻。记者李忠波 摄

  本报讯(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李洪日  周才华)目前正值晚稻收获季节。在永福县永福镇大苏村的退柑还粮暨脱贫户“代种代养”示范点,收割机正穿梭于田间,忙着抢收晚稻。

  今年年初,在永福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苏村通过建立“党建+人大”融合履职工作新方式,落实党建引领、人大响应工作要求,紧跟上级政策。党员、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广泛收集村情民意,积极探索为民增收路径,充分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联农带农的示范作用,实行“代种代养”发展模式,与村里29户脱贫户签订了“代种代养”协议。将脱贫户产业奖补所得资金投入到“代种代养”模式中作为入股本金,由联合社统一流转150亩土地,种植“双季优质水稻+冬季油菜”,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销售,产业纯收入按照脱贫户占80%的比例平均分配到户。

  莫次江是大苏村的脱贫户,家中没有劳动力,也申请不到产业奖补。在党员、人大代表、村干部及驻村第一书记的带动下,莫次江积极与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签订了“代种代养”协议。

  “早稻毛收入有18万元,现在晚稻也获得丰收,再加上接下来种植的冬季油菜,预计今年‘代种代养’模式能为帮扶脱贫户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超过3万元。”大苏村支书王显希告诉记者。王显希也是永福县和永福镇的人大代表,他对“代种代养”模式充满了信心。

  据王显希介绍,“代种代养”不仅解决了脱贫户无技术、无能力种养的问题,更解决了联合社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为脱贫户提供了一种新的增收方式。下一步,大苏村将继续奋力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把资金反哺于民,用在帮助每户村民代交垃圾清洁费、为困难群众代缴医保费用等方面,以实际行动为民解忧、为民谋利。


责任编辑:曹榕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