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沙糖桔,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价格和以前相比下降了不少,大家伙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如今村里面和广西凤糖融安制糖有限责任公司签了合作协议,种植糖料蔗以后不仅给我们发放种植补贴,还帮我们收购,我们都放心了。”永福县三皇镇文明村村民李兰高兴地说道。
三皇镇传统产业优质稻
三皇镇特色产业蚕虫
三皇镇江头村养鸡场
三皇镇位于永福县的西南部,经济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自前些年沙糖桔产业发展以来,群众不仅生活变好了,口袋也鼓了,村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缓解。但是,随着近年来沙糖桔价格的滑落,群众的收入也有所降低,发展代替作物已迫在眉睫。为了缓解村民担忧情绪,增加群众收入,当地政府成立产业专项调研组,采取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交流、走访座谈等方式,与柳州市鹿寨县部分村党组织进行结对共建,交流产业发展经验,最终确定与广西凤糖融安制糖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把种植糖料蔗作为文明村的发展产业。
“这糖料蔗真是搞得好啊,我们文明村就有近130亩,镇里还专门为种植糖料蔗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田间农技微党课’,专门请了一批有种植经验的驻村第一书记、党员干部和农技专家在各村做培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能帮我们随时解答。”文明村村民覃刚说道。
在党员带动先试先行的号召下,文明村与江头村、华山村、凤糖集团融安党支部结成党建联盟,以“党建联盟+联合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将各村分散资金、流转土地、零散农户、先锋党员等资源整合起来,以土地综合整治流转出来的抛荒地、退柑还粮地等385亩土地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镇范围内种植糖料蔗2000余亩,预计年产量达两千多万斤,实现产值6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提供临时就业岗位100余个,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仅文明村的糖料蔗产业方兴未艾,江头村的养殖业也正热火朝天。
“之前村里面集体搞了一个养殖场,也请了人专门负责,结果搞得不像样子,后来村干部亲自来管理,效果好多了,养殖场逐渐步上正轨,收益也更多了,所以大家对村里面发展的集体产业更支持了。”江头村村民何新久说道。
江头村党支部书记黄继旺正在搬运进购回来的鸡苗
驻村工作队员在劳作
江头村养鸡场一开始聘请一人专门负责鸡场饲养、监管等日常工作,但因工人责任心不强,管理效果并不好。为改变这种情况,经村里开会研究,决定由村“两委”干部自己管理。改变管理模式后的江头村养鸡场按照“党支部+联合社+公司+村民+基地”的发展模式,与柳州市安之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保价收购成鸡,引导村级集体与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保证村级集体利益。同时,三皇镇党委还落实入股村“两委”干部轮流管护制度,要求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记录工作日常,实行责任溯源制,将工作成效与年底分红挂钩,极大的提升了村干部干事热情。
自2016年起,永福县三皇镇开始注重村集体经济发展,按照“一村一策”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了如糖料蔗、广地龙、麻竹、秋收西红柿、桑蚕及优质稻等特色种养植产业,并由原来的“空壳村”转变为拥有持续并稳定的自主经营性收入,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6年,三皇镇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3.36万元,到2021年全镇村集体总收入达67.03万元,六年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永福县委、县政府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规划》《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方案为抓手,激励村“两委”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让他们有劳有得,多劳多得,提高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迫切性,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新方向,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一批爱农村、懂农情、有能力、敢创新、有担当的乡贤能人发展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领头雁”,全面激发出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通讯员:姚锡全 黎藜 殷富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