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们正在剪窗花。记者韦莎妮娜 摄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李琳慧 李端阳)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拉开。来自东盟、非洲国家的20余名留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编中国结、剪窗花、写对联,体验了一把传统“中国年”的魅力。
由于疫情,这些留学生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到自己的国家了。为了让这些远道来求学的孩子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同时在桂林找到大家庭的归属感,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们策划了本次活动。
在现场,留学生们动手,尝试编织起了象征如意的中国结,还剪起了窗花。十二生肖、“福”字、财神爷……每剪出一个图案,老师就会给大家讲解背后的故事和它代表的意义。随后,留学生们还学起了写春联。来自赤道几内亚的留学生马诺,在中国的这几年汉语进步飞快。他不仅能说流利的汉语,还认得繁体字:“这个是‘兴’,兴旺的‘兴’;这个是‘业’,百业的‘业’。”马诺指着对联告诉记者,在活动中,他感受到了“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