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又有强降雨抵桂
专家教你识别和防范
次生灾害
上周,我市迎来“龙舟水”的首场强降雨,具有影响范围广、单点强度大、落区与前期降雨重叠等特点,多地还发布了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截至目前,随着强降雨天气系统基本结束,各江河水位均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我市也终止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报,5月27日开始,我市大部又有一次强降雨过程,气象、水文、水利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需要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明起有新一轮强降雨 这些地方要注意防范
上一轮强降雨过程从5月22日开始,持续了3天左右,给我市多地带来暴雨到大暴雨。
根据桂林市地面气象自动站网监测,5月22日8时至24日8时,我市多地降下大雨、暴雨到大暴雨,24小时最大降雨出现在全州咸水镇,达到181.3毫米。按照相关标准,24小时降雨量在100~250毫米,为大暴雨。排名第二的是平乐桥亭乡,降雨量179.9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在临桂宛田瑶族乡,5月23日凌晨5时至6时的降雨量为75.4毫米。
此外,龙胜、全州、兴安、临桂、灌阳等地相继发布了今年以来的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5月27日至28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及弱冷空气影响,预计我市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累计雨量60~120毫米、局部22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量50~60毫米、局部80毫米以上。
具体预报为:5月26日,我市北部阴天有小雨,中南部阴天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5月27日至28日,全市阴天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并可能伴有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最有可能出现大暴雨以上降雨的县(市、区)有:全州(安和、才湾、凤凰、蕉江、绍水、石塘、咸水),资源(两水、中峰),龙胜(江底、龙脊、三门),灌阳(洞井、观音阁、灌阳镇、西山、新圩),恭城(嘉会、栗木、西岭),阳朔(白沙、福利、高田、金宝、葡萄、兴坪、阳朔镇、杨堤),荔浦(大塘、花 、马岭、蒲芦、双江),以及兴安、灵川、临桂、永福各乡镇和桂林城区。
我市河流水位略偏高 上游3座水库已提前泄洪
上一轮强降雨过后,我市多条河流涨水明显,部分中小河流还出现了超警洪水。漓江上游水库群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3座水库均已超汛限水位。
记者从桂林水文中心获悉,受强降雨影响,古宜河、漓江、湘江、洛清江干流及部分支流出现了1至5米的涨水过程,还有6条河流、8个水文(位)站出现了超警0.7~0.97米的涨水。其中,龙胜、兴安、灵川、永福、全州、临桂等地部分中小河流出现了警戒水位左右洪水,桂林水文中心发布了今年首个洪水蓝色预警。
5月23日19时50分,漓江市区段出现145.13米洪峰水位(警戒水位146.0米),随后逐步开始退水。在这轮强降雨过程中,漓江上游水库群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截至5月23日21时,漓江上游斧子口、小溶江、川江3座水库已超汛限水位2.93~4.52米,按照有关规定需对水库进行泄洪降低水库水位。
5月24日9时起,漓江上游3座水库开闸泄洪,总泄洪流量650立方米/秒。根据水文部门监测,24日23时,漓江市区段水位144.24米(警戒水位146.0米),距警戒水位相差1.76米。
水利专家表示,此次泄洪是错峰泄洪,主要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强降雨过程。截至5月25日上午11点,斧子口水库水位254.16米,小溶江水库水位253.87米,川江水库水位264.65米,3座水库水位仍处在超汛限状态。
截至5月25日中午12时,此前超警的全部河流水位均已安全退至警戒线以下,各江河水情平稳,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下1~5.7米,漓江桂林水文站水位144.07米(警戒水位146.0米),相应流量827立方米/秒。阳朔水文站水位106.49米,流量1070立方米/秒。
接下来,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会持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关键岗位安排专业人员值守,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工情,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做好多部门会商研判等工作。
强降雨过后易发地质灾害 专家教你如何识别
每年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南下冷空气在华南地区交汇,容易激发持续大范围降雨,此时正是端午民俗活动龙舟赛举办期间,人们便称为“龙舟水”。
气象、水文、水利专家介绍,在气象学上,“龙舟水”是固定时段降雨的统称,这个时间多在5月21日至6月20日,具有水汽充沛、十分猛烈等特点。强降雨集中期内,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可能性较大,请广大市民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强降雨常带来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如何识别和预防?专家表示,山洪多发生在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如果在野外遇到山洪,要毫不迟疑向沟道两侧高地移动,不可顺沟道方向逃生。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方位,在等待救援中,要主动积极发出火光、浓烟、旗语或大声呼喊等求救信号。如果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或能漂浮的门板、泡沫等逃生。
泥石流多发于山区沟谷中,常与山洪相伴,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伴随洪水横冲直撞,给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泥石流来临前有征兆,如看到河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增大,伴有较多草木,发出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可基本确认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发现泥石流来袭时,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不要上树躲避,不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不往土层较厚的地带逃生,要向地质坚硬、无碎石、不易被雨水冲毁的岩石地带逃生。
此外,山体滑坡发生前,通常会有征兆。比如泉水流量异常,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井水突然干涸等,土体出现碎石掉落、小型坍塌,还有山坡上树木发生倾斜、动物表现异常等。如遇山体滑坡,应迅速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地逃离,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无法逃离时,迅速抱住身边的大树等固定物体,或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待滑坡停止,千万不要立即返回找寻财物,避免二次遇险。
记者马翔 通讯员申建军 李勇军 阳薇